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携手合作 共创未来
发布时间: 2010-09-24    作者:杨洁篪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9-24
  字体:(     ) 关闭窗口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9日专程赴莫斯科,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并亲切会见了俄罗斯老战士代表。应胡锦涛主席邀请,梅德韦杰夫总统将于9月底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将会见曾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老战士代表。两国元首还将就二战胜利65周年发表联合声明。中俄双方隆重举行庆祝纪念二战结束65周年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65年前的那场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与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较量,是正义击败邪恶、光明驱散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作为抗击世界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苏两国和两国人民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抗日战场,中国军民展开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以付出3500万同胞伤亡的惨重代价,彻底击溃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和称霸野心,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亚洲的企图。在欧洲战场,苏联人民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浴血奋战,2700万苏联优秀儿女为国捐躯,最终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赢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中苏两国和两国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和爱国主义精神,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捍卫了世界和平与正义。

  我们无法忘却,在这场血与火的残酷较量中,中苏两国人民同仇敌忾,相互支援,结下了生死与共的伟大友谊。中国向苏联卫国战争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支援。许多在苏联留学的中华热血青年和务工人员或直接参加了苏联红军,或组成红军“华人军团”,奔赴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线作战。近5000名苏联军事专家和志愿者援华抗日。在中国抗战后期,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战场,与中国军民一道横扫日本关东军,为中国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苏两国军民不畏邪恶,并肩作战,书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沧海桑田,岁序更新。65年前,为了和平,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们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彻底摧毁法西斯反动势力,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如今,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人类仍在为实现远离战争、共享和平、摆脱贫穷、共谋发展的梦想而孜孜以求。二战的教训如此惨痛,二战的启示如此深刻,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创造未来。 

    1. 李长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 正确评价共产国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3. 海德堡气质——关于城市形态与内涵的一种延续方式
    4. 纪念抗战不能忘记历史的基本线索
    5. 张顺洪:绝不能姑息纵容侵略行为
    6. 邵维正:五种因素聚合最终促使日本无条件头像
    7. 我们为何要纪念二战胜利
    8. 中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用不容低估
    9. 拉夫罗夫:历史与现实
    10. 大国合作谱写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凯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