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1年的伟大实践证明,每一次经济腾飞都伴随着中华民族发展方式的历史性大转型。相对于1949社会制度转型和1979经济体制转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制定中的“十二五”规划将拉开新中国第三次腾飞的大幕,实现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在内的全方位发展模式的第三次历史性大转型。从1955年新中国编制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到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新中国开始了建设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世界历史上从没有过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将发达国家两三个世纪的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过程浓缩到同一个时代,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迥然不同的成功发展方式。特别是改革开放32年间,中国经济以平均9.8%的高增长奇迹般地领先世界。32年来,中国不仅经受住了苏东剧变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冲击,而且经受住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两年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最强大的引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达50%,向全世界展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能力,吸引了全世界对“中国成功”的强烈关注。
后危机时代世界最本质的变化就是经济增长的旧有模式和全球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显著性变化,经济增长变革的图景日益显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绘就了“十二五”时期中国改革发展新的蓝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将迎来第三次全面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发展的“奇迹”更多是指经济增长速度的奇迹。统计数字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快车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中国的GDP正式超过日本,经济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迈入了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在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收入和财富占有的差距过大,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和浪费性使用,环境污染严重,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品建设滞后,通货膨胀,汇率升值等矛盾和问题。第三次转型解决的是前两次转型所沉淀和固化下来的许多深层矛盾和问题,实现的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内涵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确保的是未来中国经济长久活力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转型需要变革,变革需要新的思想。1949年中国发展转型是社会制度的转型,变革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极大地释放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1979年中国发展转型则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变革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人们意识形态中的传统观念,释放了民众无限的创造力,调动了一切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与前两次转型不同,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引领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传统力量的作用正在弱化,前两次转型所形成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阶段的新变化,继续坚持这些模式将越来越束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滞缓中国经济腾飞的步伐。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把我们长期沉淀和固化下来的矛盾集中地凸显出来,显现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缺乏足够的平衡性、协调性及可持续性,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实现发展模式的第三次转型,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让全民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主要表现为劳动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这一问题能否得以解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必须理顺国民收入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初次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决定初次分配关系,也支配着再分配关系。需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注重在公有制经济中完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关系,在促进公有资本保值增值前提下实现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方式,促进改善劳资关系和分配比例。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贡献率、增长源三大转变。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变是要提高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转变是要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特别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产业。经济增长源的转变是要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使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在于构建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型。
第三,注重政策与体制的协调、配套。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变为主线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适应全球经济调整为主线统筹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实现增长中的协调和谐、互利共赢。
(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