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外交政策
论中国外交调整——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视角
发布时间: 2013-03-18    作者:王存刚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03-18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其外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中经济发展方式起着基础性作用。一旦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外交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外交调整与之相配合。据此,为了因应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转变,以及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产生的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对外需求的深刻变化,中国外交调整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三个不动摇:坚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不动摇;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方针不动摇;坚持“不结盟”的外交原则不动摇。第二,将更多的外交资源应用于新的国际制度、国际规则的构建,从国际体系事实上的既得利益者、消极适应者真正转变为积极建设者、主动塑造者。第三,适当降低对发达国家的外交投入,进一步加大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外交投入,努力构建新的外交格局。第四,更加积极地开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关的领域外交,不断丰富其内涵,创新其形式。第五,大力培养、大胆使用谙熟低位政治的新型外交官,进一步丰富外交官的来源和出口。第六,进一步规范外交参与者的行为,改革和完善外交决策机制、参与机制和协调机制。

   全文见附件

  1. 论中国外交调整_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视角_王存刚.pdf
  1.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 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读
  4. 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
  5. 王国平: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6. 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经济体制
  7.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破除路径依赖
  8. 李鸿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9.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10. 冯飞解读:如何看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