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打交道,重要的是要看是不是占‘理’。中国的外交是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己任,这就是中国外交的‘理’。我想这也是国际关系准则所坚持的‘理’。”
这是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今年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说。杨外长的记者会,吸引了数百名中外记者参加。不难理解,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外交政策日益为世界所关注。
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和政界人士:
大国关系:摩擦是正常的?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大势所趋,但我并不认同新崛起大国必然与传统大国发生冲突的观点,这是19世纪的思维。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各国关系像今天这样紧密,“同舟共济”的理念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
今年以来,中美之间摩擦不断。其实,导致摩擦产生的那些原因还是那些老问题,不过如今双方的期待值或要求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此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误解甚至摩擦。但中美两国相互依存的框架并未因这些摩擦而被破坏,两国在多领域深化合作的趋势也不会改变。其实,中国与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摩擦。应当说,大国之间出现摩擦是正常的。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卢金:中国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奉行温和积极的对外政策。中国并不追求全球性目标,而是努力与所有国家,包括美国、欧盟等全球力量中心发展良好关系,同时特别注重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主要是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应当继续推行现行对外政策,因为中国还没有实现本国发展的所有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中国人口相当于两个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这样规模的国家如此快速的工业化,在世界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崛起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中美关系。对中美两国而言,都有一个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充满着矛盾和摩擦。但我始终认为,中美关系的起伏是在一个稳定框架内的波动。
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中美双方都承受不起全面的冲突和对抗;其次,在双边、多边和全球层面,双方存在着大量的共同利益;再者,中美关系已经比较成熟,有了非常完善的沟通机制。今年中美关系的走向,我认为是从波动走向稳定的过程。我对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
热点问题:和谈非万能药?
李成: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时,中国一贯主张以谈判和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积极的评价。不过,也需要看到,一些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可能不是通过和平方式就可以得到解决的。中国作为国际体系中的大国,主动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应尽的义务,同时这些问题也与中国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突尼斯民主统一联盟总书记艾哈迈德·易努布利: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随着经济力量的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应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某些西方国家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希望中国在热点问题上,特别是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发挥重要作用,这有助于赢得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友谊与尊敬。
金灿荣:“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版的治理世界的外交理念,是从双赢思路出发考虑去解决国际争端,把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不过,“和为贵”的理念虽然占据了道德的高点,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会有所不足。随着今后中国在全球问题上介入增多,我们可能应更加灵活一些,对于现实的力量平衡也会多考虑一些。
敏感议题:任由他人评说?
卢金:如果西方有人嫉妒中国在非洲受欢迎,这是西方自己的错,因为西方在非洲推行的是不正确的政策。我认为,中国在非洲获取石油和其他资源没有任何坏处,因为非洲国家在得到资金后可以发展自己的国家。更何况,中国还在非洲搞了很多社会发展项目,如修建铁路、桥梁等,这有助于消除非洲的贫困。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如果中国的潜力能够被拉美和非洲国家利用来发展自身经济,那么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很好的事情。
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卡约德·辛卡耶:我们不认同西方关于中国在非洲只是为了获得资源的说法。从殖民主义时期起,中国就一直坚定地支持非洲。多年来,中国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发展能力,非盟对此非常感谢,倒是一些西方国家应该想想,他们在非洲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资源。
艾哈迈德·易努布利: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国家的合作是高质量的、透明的和不谋私利的,中国从来没有入侵过阿拉伯世界,中国也从来没有对非洲国家实行过殖民化。中阿合作、中非合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的,这与一些西方国家在非洲的作法大不相同。
东盟负责经济一体化的副秘书长普什帕纳坦:对东盟而言,中国有潜力超过日本成为东盟商品最大的消费国,同时也会给本地区带来更多的投资。从长远来看,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东盟来说利大于弊,短期出现的困难在未来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认为,不仅是东盟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受益,整个亚洲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了经济复苏的信心。(执笔记者:余谦梁、杨威;参与记者:张铁钢、谢荣、蒋国鹏、冉维、康新文、赵金川、梁尚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