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也是我国的民主党派恢复和稳步发展的30多年。在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大环境下,拓宽理论研究的视野,改进参政党自身建设研究方法,是深化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我国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的回顾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各民主党派走过了恢复和发展的历程,参政党建设逐渐走上规范化的建设道路。伴随参政党组织恢复和工作的全面开展,参政党建设的理论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参政党建设理论的起步阶段(1979~198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在致民主党派领导人的书信中曾提出过民主党派建立理论更具有主动性、更加有利于多党合作的思想;但是,由于民主党派成立不久,对于毛主席的指示仅从促进工作、增加信心的角度加以理解和贯彻,没有从加强理论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它的深远意义和丰富内涵,所以,我国民主党派在建国后的很多年,其自身建设都处于自在阶段,即被动地跟随社会发展,跟随共产党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思想改造,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7年以后,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革”,民主党派被迫停止活动。直到民主党派组织在1979年恢复之后,成员的发展、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才被提上日程,因此参政党自觉主动的自身建设是从组织建设开始。1983年11月,各民主党派中央向地方组织下发的《关于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座谈会纪要》,针对民主党派恢复组织之后面对新时期的任务,规范组织发展的问题而制定。1986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中央统战部《关于新时期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这个报告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共对民主党派工作的基本经验,阐明了新时期中共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第一次提出了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问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提法源于此,以后参政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包括对民主党派的概念、性质、思想、组织建设内涵等理论的研究,逐渐全面开展起来,理论研究开始从被动走向主动,自在走向自觉。最初的自身建设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本党历史的学习教育活动和在各党派纪念成立、纪念创始人的诞辰日等活动中,对党派建设的历史和经验进行总结,专门的研讨会则很少。现在看到的研讨会召开时的最早资料见于1988年,1988年2月,九三学社在北京召开“政治体制改革和我社的任务研究会”,并出版论文集《民主党派与多党合作》(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其中,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三部分内容之一。还有的是在统战理论研讨会中、1988年6月,民进召开全国统战理论研讨会,探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问题,对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政党职能有所论及。民进会刊增设“参政议政笔谈”和“理论研讨”栏目。在工作交流研讨会中。所以说民主党派建设的理论研究是在80年代后开始破题,故称为起步阶段。
参政党理论建设的突破推进阶段(1989~2002年)
1989年12月底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认了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并把“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专门列为一个部分,提出相关政策,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重视,也使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问题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此后不久,各民主党派中央纷纷召开会议,把加强自身建设和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确定为各党派的“双重任务”或“基本任务”。该文件的颁发使参政党建设成为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了民主党派作为与中共团结合作的参政党,同样面临建设一个怎样的参政党和如何建设参政党的问题,因此开始了关于参政党建设理论的全面探讨。此后各民主党派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条例,做了很多工作,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使民主党派建设开始逐步走向条理化、规范化、制度化阶段。
1996年6月和1999年5月,各民主党派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自身建设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另外1992年、1997年和2002年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三次代表大会的文件及其修改章程,都体现了对参政党自身建设理论的探讨和总结。这些文件对参政党的性质、参政党建设目标、遵循的原则及其内涵、参政党建设理论的结构、组织发展的要求等,都根据国情和党情的变化进行了明确和规定。这些文件都是建立在围绕参政党思想、组织、制度建设的理论,及其参政党的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机关建设的有关问题和探讨全面展开研究基础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