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井冈路、寻国史根”国情调研活动系列报道之一
“箫韶九成,引凤来仪。”韶山,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人杰地灵之地。清代周定宁形容韶山“绵亘百余里,蜿蜒来八面之龙”,尽显其壮丽秀美。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于韶山冲上屋场。从此,韶山便与中华大地的革命建设事业血脉相连,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红色圣地。
2013年4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捷带领当代中国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踏上了“走井冈路、寻国史根”的国情调研之路。记者跟随国情调研团一行,来到了此次革命传统教育的第一站——韶山。
远山如黛,近岭含翠。雨水浸润下的韶山,更显绿意盎然。毛泽东故居,就静静地坐落在这一片青山绿水之中。
这是一座南方的普通农宅。建筑呈“凹”字型,坐南偏东,背山望水。故居陈列的物品中有很多是原物。毛主席卧室中的床、书桌,堂屋中的板凳,厨房中的水缸,以及农具室中的石磨和水车等,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
青石泥墙,黑木灰瓦,走过一间间古朴的房屋、抚摸一件件古旧的家具,人们似乎穿越了岁月的痕迹,依稀间勾勒出少年毛泽东在此生活和学习的身影。
韶山的钟灵毓秀造就了毛泽东。在群山怀抱中长大的毛泽东,生来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他聪明倔强,勤奋好学,在韶山度过了17年的时光。后来,他胸怀救国救民的大志,离家读书,投身革命。1925年,他回故乡开展农民运动,发动成立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韶山党支部。从此,在韶山播下了一颗顽强的革命火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捷参观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李捷副院长作为研究毛泽东的专家,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无比熟悉。除了对毛泽东的生平、著作与思想有着透彻的研究,关于毛泽东的种种典故和生活琐事,他也能如数家珍。
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李捷副院长一边观看,一边评说,还不时地向讲解员提出几个问题。伟人已逝,其物长存。纪念馆里陈列的每一份文献,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故事。看着这些珍贵的历史陈列品,李捷副院长由衷地说:“研究历史,除了大事件和大人物,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越是研究细节,越会发现需要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研究毛主席也是如此。”感怀之情,溢于言表。
毛主席铜像下摆放着国情调研团敬献的花篮。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李捷副院长与王灵桂副所长整理花篮绶带。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国情调研团成员在仪仗兵的引领下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在毛泽东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6米的毛主席铜像。铜像面朝东南,手执文稿,目光炯炯,巍然挺立,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更显伟人风范。
李捷副院长带领国情调研团的团员们,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在绵绵细雨之中,大家垂手而立,向主席铜像深深鞠躬。
来广场敬献花蓝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冒着雨,向敬爱的毛主席表达崇敬之情。很多人从四面八方来到韶山,只为感受伟人的风采,追寻伟人的足迹。
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谭逻松介绍,韶山的土地,不仅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也为中国革命养育了一批人才。近百年间,尤其是20世纪初以来,韶山这一块仅247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就先后有1400余人英勇牺牲。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里。在故乡的山水之间,毛泽东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韶山,人们不仅看到了一位伟人的成长足迹,更看到了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历史,一种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走井冈路、寻国史根”国情调研团成员在韶山毛主席铜像前合影。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