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灾后重建中
发布时间: 2010-04-23    作者:赵以保    来源:《四川日报》 2010-04-23
  字体:(     ) 关闭窗口

  核心提示
  “生态文明重建”所要表达的全部内涵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活动层面,还涉及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精神观念等各个方面。当前,四川经济正处于“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处理好四川灾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是四川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经济要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要积极有效保护,两者和谐发展成了当务之急。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灾后生态环境重建是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四川地震灾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更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主导生态功能的地位十分突出。因此,针对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理性思考四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重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灾后生态重建的意义在于将自然生态重建与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生态重建统筹兼顾,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中,使灾后重建走上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灾后“生态文明重建”应包括以下内容:
  自然生态重建: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重建:在产业布局方面,应重点发展以旅游、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严格控制工业园区的规模,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工业园区;社会生态重建:人口规模结构合理化,人口规模与资源供求之间保持平衡,将人口增长率维持在经济和资源能承受的水平上,社会组织和谐安全,不同收入、不同阶层的人们和睦相处,各得其所,社会具有包容性和凝聚力;精神生态重建:要加强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重塑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坚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心,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化重建:生态文化渗透到政策、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生态文化是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注重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注意建筑风貌特色,在灾后家园重建中,建筑也应体现多元文化。通过灾后重建,积极推进四川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们相信,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灾后重建一定会沿着科学化、可持续化、文明化的道路迈进,“生态文明”的理念,一定可以让灾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四川省社科院)

    1. 北大师生眼中的灾后重建——来自汶川的调查报告
    2. 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城乡住房重建已基本完工
    3. 时代·旗帜·党和人民:感动与感恩
    4. 聚力托举新玉树——写在青海玉树地震百日之际
    5. 玉树灾后重建的政治文化建设
    6. 跨越万水千山的深情——写在支援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特殊党费”活动两周年之际
    7. 创造人间奇迹的伟大力量——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启示录
    8. 涅槃重生两年间—来自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一线报告
    9. 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要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0. 玉树震灾后的传统文化保护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