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生态文明重建”所要表达的全部内涵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活动层面,还涉及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精神观念等各个方面。当前,四川经济正处于“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处理好四川灾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是四川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经济要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要积极有效保护,两者和谐发展成了当务之急。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灾后生态环境重建是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四川地震灾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更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主导生态功能的地位十分突出。因此,针对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坚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理性思考四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重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灾后生态重建的意义在于将自然生态重建与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生态重建统筹兼顾,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中,使灾后重建走上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灾后“生态文明重建”应包括以下内容: 自然生态重建: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重建:在产业布局方面,应重点发展以旅游、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严格控制工业园区的规模,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工业园区;社会生态重建:人口规模结构合理化,人口规模与资源供求之间保持平衡,将人口增长率维持在经济和资源能承受的水平上,社会组织和谐安全,不同收入、不同阶层的人们和睦相处,各得其所,社会具有包容性和凝聚力;精神生态重建:要加强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重塑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坚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心,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化重建:生态文化渗透到政策、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生态文化是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注重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注意建筑风貌特色,在灾后家园重建中,建筑也应体现多元文化。通过灾后重建,积极推进四川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们相信,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灾后重建一定会沿着科学化、可持续化、文明化的道路迈进,“生态文明”的理念,一定可以让灾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四川省社科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