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辛亥革命福建英杰图志》序
发布时间: 2011-12-01    作者:朱佳木    来源:中国地方志 2011-11-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同志早在两年前就开始着手编纂《辛亥革命福建英杰图志》(以下简称《图志》)。现在,这部书即将付梓,嘱我作序。我并非辛亥革命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很难在这方面发表什么意见。然而作为一名地方志系统的工作者,我确实可以也应当写几句话,向《图志》的出版表示祝贺。

  辛亥革命从酝酿到兴起到高潮的整个进程,都能看到福建籍志士的身影。他们中有的很早就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或发起或参加反清革命组织,开展革命宣传,为革命捐资筹款;或策划或参加武装起义,并往往冲锋在前,为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缔造共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中还有的热情参与中华民国的筹建,为立法建制出谋划策;积极响应和参加讨袁的“二次革命”,捍卫民主共和的成果。其中最令人称道的事例,是参加广州“三二九”起义的130多人中,福建籍义士竟占40多位;被誉为“黄花岗72烈士”的人中,福建籍烈士有名有姓的就有23位之多。最令人感动的故事,是林觉民烈士临刑前给妻子写绝笔信,以及方声洞烈士和其哥、嫂、姐、妻一家“举族赴义”。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本全面介绍福建在辛亥革命中作用的书籍。因此,用《图志》的形式把福建英杰们的事迹记录下来,彰显他们在那场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要向《图志》出版表示祝贺的第一个理由。

  无论进行史学研究还是地方志编纂,史料都是头等重要的依据。同时,志书并不是单纯的史料堆积,而是史料性著述。这就要求地方志工作者高度重视对史料的收集、整理、辨析和编纂。对于辛亥革命的研究,早在那场革命尚未结束时就已经开始了,至今仍在持续进行。这些研究工作挖掘和保存了大量史料,使我们能够比较完整清晰地了解革命的全过程。但是,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局限,并不是所有承载历史信息的资料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又有许多新鲜史料不断被人们挖掘出来,需要史志工作者继续深入研究。福建地方志编委会的同志通过广泛、深入、细致的搜集、整理、辨析史料,使这部《图志》在辛亥革命的史料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其中搞清楚了一些过去不大清楚的史实,披露了过去没有披露过的档案,刊用了过去没有刊用过的老照片,还发表了不少为了生动再现福建籍志士们在百年前那场革命的事迹而补拍的文物,以及他们成长、战斗过的地方的图片。这些史料如果不抓紧时间搜集、整理、辨析,过十几年、几十年再来做这件工作,难度无疑会更大,有的甚至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从这个角度看,《图志》的编纂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是我要向《图志》出版表示祝贺的第二个理由。

  福建地方志编委会的同志在编纂这部《图志》时,不仅借鉴了中国传统图经(或称图志、图记)的编纂形式,也运用了条目体的编纂形式。据我所知,在已出版的志书中,把这两种编纂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还不多见。我们现在正大力提倡用创新精神推进地方志工作的发展,《图志》编纂中的这种结合也可以说是在志书编纂体例和方法上的一种创新吧。这是我要向《图志》出版表示祝贺的第三个理由。

  最后,我希望福建地方志编委会的同志以《图志》出版为契机,再接再厉,埋头苦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繁荣和发展地方志事业,为凝聚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不断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1.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2. 2011年中国史学界热点一瞥
    3. 朱佳木:把辛亥革命开启的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进行到底
    4. 辛亥革命:现代化的反思
    5. 多维视野研讨辛亥革命
    6. 肖钢:民族金融业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7. 出版界推出百种重点出版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8. 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
    9. 功业长存 精神永续
    10.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