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发布时间: 2010-05-13    作者:颜晓峰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13
  字体:(     ) 关闭窗口

  民主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但是,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等不同,各国民主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崭新民主,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特点是由实践决定的,其合理性与优越性也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的。当前,我们应在认识上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实践的产物

  民主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结果,说到底是实践的产物。民主的价值理念、思想理论等可以指引民主发展的进程,但民主的发展最终要受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如此,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也是如此。正是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比较和奋斗的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人民毫无民主可言。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十分脆弱,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异常软弱,这就决定了当时的中国不可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发展道路。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封建帝制的中国曾经一度效仿西方,希望能实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曾出现过大大小小300多个政党,但因为缺乏实践基础,这一希望只能化为泡影,这些政党大都烟消云散。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上台后,顽固地推行“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独裁统治,民主对中国人民来说依然遥不可及。正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中国人民认识到在中国走西方资本主义民主道路根本行不通,进而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我们党自从成立开始,就把实现人民民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为了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宪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制度,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新的发展阶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为此,我们党大力加强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等,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先进性,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是西方国家长期发展的结果。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的政治要求,资产阶级的壮大形成了推动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力量,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等学说提供了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理论支持。但是,资本主义民主从一开始就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这是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针对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恩格斯尖锐地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几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民主逐步调整变化,在各国的具体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其政治属性、阶级实质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1. 具有世界引领意义的中国实践
    2. 以十九大精神武装思想指导实践
    3. 陈学璞: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4. 在补短板实践中提升治理能力
    5. 用新理论和实践汇聚新行动纲领
    6. 深入理解把握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7. 以实践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理论品格
    8. 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思维
    9. 立足改革实践回应时代呼唤
    10. 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成就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