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
思想创新: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
发布时间: 2010-07-06    作者:朱文鸿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7-06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不断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吸收新营养。面对世界的新变化、形势的新发展,党中央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我们要大力推进思想创新,这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任何思想都是在创新中前进和发展的,思想创新是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不注重创新、不积极创新,就必然会落伍,甚至被淘汰。因此,我们党强调,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到战略位置。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面对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更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大力弘扬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我们才能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推进思想创新,必须加强学习,增强理论素养。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激活思想、升华境界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错综复杂,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空前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熟悉,许多新知识需要学习,许多新领域需要探索。领导干部只有重视学习、勤奋学习,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才能提高理论素养,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培养出勤于思考、科学分析和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学习与思考,可以治愚、冶情、养气。因此,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使命,不断学习,永葆思想常新。

  推进思想创新,要深入调查研究,坚持科学决策。新认识、新思想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研究,被称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是必须坚持不懈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亲身体会,并洞察群众的喜怒哀乐,倾听人民的肺腑之言,才能为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思想创新,必须增强进取精神,勇于探索实践。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思想保守僵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将导致凝聚力、竞争力逐渐蜕化,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进这一伟大事业,没有一股子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30多年的改革开放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具有这种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创新的思想引领创新实践,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中,不断推进思想创新。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1. 建设学习型政党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 创新路求实效促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综述
    3.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
    4.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学习
    5.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6. 珍视开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富矿
    7. 划清重大界限 推进伟大事业
    8. 向毛泽东学读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