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上下衔接与互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10-03-10    作者:徐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3-04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政治生活中有两件引人注目的大事,一是每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两会”,二是扎根于街道田野的基层城乡自治活动。这是观察中国民主政治两个最好的窗口,也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两个层面。
  早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张,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正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将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特别是逐步探索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形成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上下结合的双层结构。上层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轴,基层则以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为主轴。1987年,时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指出:“十亿人民如何行使民主权利,当家作主,这是一个很大的根本的问题。我看最基本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十亿人民通过他们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经过他们的代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另一方面,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群众自己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由群众自己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7—608页)
  人民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需要相应的形式和渠道。在决定国家大政方针方面,必须通过人民自己选出的代表参政议政。每年召开的人大会议和定期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便是实现形式。但人大代表毕竟只占全国人口的极少部分,广大人民群众还需通过基层群众自治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基层群众自治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它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一种草根式民主,也是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的基座。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结构已形成。这就是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四大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涉及全体人民,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特定人群和区域的制度。这四大制度支撑起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大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实现上下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是一个上下双层结构,但这一结构还只是基本形成,尚未充分实现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上下结构尚不通畅。如我国基层群众自治近些年蓬勃发展,但未能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衔接,得不到地方和基层人大的直接支撑。而没有地方和基层人大的支持和保护,人民群众就难以在实际生活中依法自治,充分实现民主权利,基层群众自治的进一步扩展就会受到限制。同时,在各级人大代表中,现职各级领导干部的比例过高,群众代表比例较低。特别是县以上的人大代表间接产生,群众对这部分代表的选举难以参与。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代表人数存在差异,农村基层代表人数较少,这种情况限制了人大代表广泛了解民情和充分反映民意。
  实现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上下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当前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第一,从制度上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衔接与互动。村委会和居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地方和基层人大在这两个法律实施、检查和监督中的作用,使其有强大的外部体制性保障。《村委会组织法》正在修订中,可以增加地方和基层人大权限职责方面的内容。
  第二,从组织上加强人大组织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衔接与互动。由人民直接选举的地方和基层人大代表尽可能通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推荐,特别是将村(居)民代表会议的代表与地方和基层人大代表相连接,使地方和基层人大代表能够通过参加村(居)民会议听取民意,村(居)民代表能够通过参加地方和基层人大会议反映民情。
  第三,从机制上强化人大活动与基层群众自治活动的衔接与互动。村(居)民大会与村(居)民代表会议可以与地方和基层人大会议对接。
  今年“两会”要修订《选举法》,实现城乡人大代表均等比例产生。今后农村新增的人大代表应尽可能从基层群众代表中产生。因为,当今的村民已具有参政议政所要求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具备参政议政的能力。温家宝总理每年在“两会”前都要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来自农村基层的群众意见,效果很好。而基层群众自治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提供坚实的基础。

    1. “两会”落下帷幕 2010年中国经济蓝图初显
    2. “两会”制度的历史演进
    3. 中国政治发展视角下的独特治国方略
    4. “两会”日益受关注 中国诠释国际责任
    5. 海外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研究新动态
    6. 宋月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藏的确立与组织机构建设
    7.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文献选编》主要篇目介绍
    9. 西藏要坚持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 坚定制度自信 自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