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中央全会备受瞩目:中国政治的新景象
发布时间: 2010-10-15    作者:叶笃初    来源:《北京日报》 2010-10-11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走近中央全会”现象——

  党的十七届五次中央全会即将召开。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走近中央全会”的新景象。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将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迈向迎面走来的“十二五”时期开局及其后续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乃至同正在做和将要做的迎接建党九十周年及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些举世瞩目的大事联系起来。

  循例自今年年初中央领导率先示范,中央各部门、地方从省、市到县领导,纷纷到第一线进行摸底调查、核实数据,特别是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意见,对人民至为关注的物价、住房、医疗、教育以及环境等等突出实际问题着手“标本兼治”;其间频仍发生意外灾害,更促使了人民要求、愿望凸显出来,也使“十二五”时期党和政府努力顺应人民期待更加凸显出来。念兹在兹,确是五中全会题中应有之义。7月2日政治局会议为五中全会作重要准备之中宣布:顺应各族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这已在全国上下和各类媒体舆论中形成“拭目倾耳,观化听风”之慨,事实上揭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生活更加蓬勃生机的新的一页。时间乃真理之前驱,从这次中央全会起步依序前行,显现的正是我们党的“审计重举,明画深图”的不懈努力。中央全会备受注目是当代中国的最新政治现象。所谓“注目”本意是为揭示当今中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真实,而这种真实蕴含的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显峥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和决策机制中,中央全会占有重要地位

  召开中央全会的体制虽然自党诞生之初即从法规上已经确立,但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若干非常时期,事实上未能正常和有效运行,甚至若干个别时段近乎“名存实亡”。比较而言,从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这种中央全会领导制度才日益趋于正常完备,步入成熟的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002年11月,经党的十六大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和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揭开了我们党的中央领导制度史上的新的篇章。

   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标识意义,这固然缘由党章所赋予具有的地位,同时又因为它所作出决定的内容具有战略性质。在党内领导干部和部分学者中,视中央全会为“出战略”的地方并不过分。这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后各次中央全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突出。通过定期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这个平台,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虽然每次全会内容各有侧重,但在整体上紧密联系、互相衔接,贯通着始终如一的鲜明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历史任务,充分表现了我们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既承前启后,又继往开来,持续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推进的努力。所有这些,事实上也构成了今后将要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所赖以为据的重要背景。

  现在,每年例规举行中央全会,都是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公开方式,在第一时间公布消息或发表文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显著拉近了广大党员同中央领导的距离,拉近了社会各界包括媒体同执政党的重大政治动向的距离。因此,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社会性的日趋“走近中央全会”现象,已成为新世纪当代中国政治的最新景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突出标志。

    1. 1978年来历届中央全会回顾:公布重大决定事项51个
    2. 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五个确保
    3. 纵横比较五中全会为政思路的传承与突破
    4. 五中全会六大看点
    5. 四中全会宣示“法治的尊严”
    6. 中央宣讲团在粤宁沪津浙川宣讲六中全会精神引热议
    7. 任仲平:让法治为现代中国护航
    8. 四中全会的“法治语境”
    9. 放宽变革时代的视野
    10. 张树华:中国堪称“世界改革大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