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停滞了吗?
政治和经济有机统一的政治观目前很少有人讲,实际上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观上的重要体现和宝贵遗产。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动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力量都参与到一件关系到这个国家和人民根本利害的大事,无论这件事具体涉及什么领域和内容,经济的、军事的、天灾瘟疫,等等,这件事实际上都具有政治的性质。政治最浅白的解释,就是动用国家的强制力和一切政治组织的力量解决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需求所需要解决的一切问题。因此,我们动用全国之力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包含的国家和社会变革绝不仅仅限于经济主体所进行的资源交换和满足供求关系等方面,这里面包含着在政治领域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本质上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系列联动关系。并且对于搞市场经济,我们也是从政治的高度,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大计,从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害这样的高度来看待的。
从这种大政治观的视角看,我国30多年来在执政党和政府领导和组织下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是一场伟大的经济变革,也是一场伟大的政治变革。评价这场变革的成败,归根到底要看我们搞市场经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也就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除此,没有其他更为根本性的标准。因此,评价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最为根本的就是看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满足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确切地说就是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相适应。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成功的;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甚至阻碍和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就是失败的。这是评价政治体制改革成败最为根本性的标准。当然,还有一个阶级性的判断标准,就是我们搞市场经济,是最终使少数人富裕还是使大多数人共同富裕?是最终巩固和坚持了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还是最终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过这后一个阶级性标准最终要靠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来检验。我国目前虽然还存在着如腐败蔓延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以及发展不平衡等严重问题,但这些问题正处于解决和调整的过程中,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仍是第一位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