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1942年初,梁漱溟在日军的炮火下逃生之后给儿子写信说。此言一出,遭到了包括熊十力在内的许多人的讥评。
狂妄、固执、刚直、清高、真诚……尽可以各种形容词加诸梁漱溟,但在儿子的心目中,他就是那么一个平易、宽厚甚或脆弱的老父亲。
■ 人物档案:梁漱溟
1893年生,广西桂林人,在北京长大。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开山之人,也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1916年,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学习佛学的心得《究元决疑论》,很受北大蔡元培校长的赏识,决定聘他为印度哲学课程的特约讲师。
1921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重要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此书中,梁漱溟“批评东西文化各家学说,而独发挥孔子哲学”,“并指出世界最近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使他成为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和新儒学的开启者。
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开始了与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的工作类似的乡村建设运动。1931—1937年,他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以山东邹平为实验基地,对当地的政治、风俗习惯、户籍管理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他的革新思想和成功经验,在国内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新儒家”代表人物,被称为“最后一个大儒”
从二十多岁就吃素,坚持素食七十余年。1988年去世,时年95岁。
口述人梁培恕:梁漱溟次子,生于1928年,1948年参加工作,1990年自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离休。
朋友聚会处 就是我的家
我是1928年出生的,父亲则是1988年去世的,从表面上来看,我的生命与父亲的生命在时间上有60年的重叠。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从我记事起一直到我二十岁,父亲是很少在家的。在当时他的眼中,救国才是头等大事,家是次要的。母亲在世时是这样,母亲去世后,这种情况也并没有什么改变。所以要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说出几个故事来,是比较困难的。
而童年记忆深刻的两次“逃难”,父亲都不在场。一次是1932年,日本人已经占领了东三省并且开始南下威胁到河北,住在北京的人也人人自危,纷纷逃难。那年我4岁,哥哥7岁,母亲带我们先去张家口又从那里辗转去大同,住在我的一个亲戚家里。那个时候,父亲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正在进入实质阶段。第二次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的三个月,母亲在1935年已经去世,这一次带我们逃难的是堂姐培昭,从山东去青岛。我后来从资料上知道,父亲当时正在南京开会。
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就把我们托付给他的妹妹或者侄女照看,而他自己,则是抗战的中心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记得有一次父亲要去重庆,而我和哥哥却要被送到湖南的姑姑那里。到了湖南,我却不肯留下,在我幼小的心里,已经知道湖南和重庆离得很远了。父亲和姑姑商量着怎么安置我们兄弟的时候,我躲在另外一间屋子哭。他们听到哭声过来问怎么回事,我就说,我要去四川。
这让父亲不忍,于是把我们从湖南带到四川南充的另外一位表姑那里。这次父亲走的时候,却是哥哥在哭了。问他时他才说,今后照顾我的责任,恐怕是落在他的身上了。那一年,哥哥十三岁,我十岁。
在母亲去世后,父亲说“朋友聚会处,就是我的家”。当时把我们带到南充,更多也是因为南充是继山东邹平之后的朋友聚会之处。1940年,“朋友聚会处”从南充迁到重庆,一年后又迁到北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