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中国经济 >> 产业经济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十二五”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0-11-15    作者:娄勤俭    来源:人民日报 2010-11-15
  字体:(     ) 关闭窗口

  近两年来,全球信息科技的密集创新正驱动着产业结构的大变革大调整。发达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都把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深化信息网络应用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6月7日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江泽民同志也曾在《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不失时机地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新跨越。这些科学论断和要求,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信息技术产业正经历重大创新和变革

  当前,信息技术创新内涵更加丰富,技术、网络、应用、服务深度融合,不断创新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核心技术和标准的控制及竞争更加剧烈,综合集成和资源整合成为产业链竞争的制高点。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更多地集中在对知识、信息和人才的掌控上,更多地体现为技术的深度开发和融合创新。

  (一)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即将来临。未来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品发展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引入推动摩尔定律继续前行,不断突破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特征尺寸等比例缩小的壁垒。另一方面,系统级芯片(SoC)将是集成电路产品创新的主流。

  上述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计算体系结构面临深刻变革;网络技术向宽带、无线、智能以及超高速系统、超大容量方向发展;软件技术加快向网络化、体系化、服务化、高可信方向发展;感知技术向智能化突破,产业价值链得到整合和延伸。

  (二)融合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以技术二次开发和深度应用为特征的融合创新是当今信息技术和产业演进的重大趋势。融合大大增强产业间关联性,行业壁垒逐渐模糊,价值链拓宽延伸,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并催生网络娱乐、数字家庭、数字内容等新的业态。软件和硬件关系更趋紧密,硬件通过软件提升功能,软件通过硬件提升效能,二者融合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制造业与运营业不断融合,基于增值业务的产品定制步伐日益加快,融合互动成为商业模式和业务创新的基点。

  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加速推进, 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网络技术的融合,使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提升,并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极大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发展将重构全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形成无处不在的泛在网。泛在网推动着硬件与软件、系统与终端、内容与应用的高度融合,实现多网络、多行业、多应用、异构等技术的集成和协同,将深刻改变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

  (三)产业发展模式面临新变革。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形式从企业竞争演进到产业链竞争。基于终端、网络、软件、内容、服务的产业链重构和整合能力,成为抢占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关键。跨国公司纷纷围绕产业链整合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新战略,通过将产品经营提升为产业链经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控制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产业联盟、标准联盟和应用联盟等成为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和产业竞争的新形态,在标准制定、产业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本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演进。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更加突出,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形成以产业链为基础,相关配套产业高度聚集的系统性产业园区。产业集群正加速从成本导向到创新驱动升级,形成研发中心基地和人才高地,由制造集聚走向研发、制造集聚,形成创新型的产业基地和园区。

  IT制造正在向IT服务转型,硬件与软件、生产与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四)绿色化成为发展的根本要求。近年来,伴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广泛普及,绿色IT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未来信息技术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回收再利用将实现全过程无害化和可循环。绿色制造将植根于信息技术产业的每个环节,产品设计低能耗、长寿命要求越来越高,最大限度实现节能减排。

  (五)信息技术应用深化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随着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广泛渗透与深度应用,在带动工业、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正在催生一大批新兴产业形态,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推进制造业从生产性制造业向服务性制造业转型。同时发展出一批新兴产业,包括以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金融电子为代表的应用电子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信息技术渗透到服务领域,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兴服务业将成为主流,产业链延伸和分工深化及专业化,衍生了多种类型的生产和生活新型服务业态。研发、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正在成为加速传统产业调整的重要驱动力。围绕衣食住行的生活服务更加走向个性化、全程化和定制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服务将成长为经济结构中快速增长的部门,成为不可或缺的新经济增长点。

    1. 安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乘势而上
    2. 张德江: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3. 我国正加紧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指导意见
    4. “十二五”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渠道分析
    5. 我国确定“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一系列重点任务
    6. 中国计划“十二五”期间新建一至两个南极考察站
    7. 通信业与互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布
    8. 环保部“十二五”将实行区域限批治污 违规将被罚
    9. “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10. “十二五”进出口增速调低至年均10%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