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两大跨越”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09-11-23    作者:刘先琴    来源:人民日报 2009-11-23
  字体:(     ) 关闭窗口

  春种秋收,一个沉甸甸的数字呈现在中原千里沃野——河南今年粮食总产1078亿斤,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大灾之年,河南依然迎来了丰收;与此同时,全省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3%,2009年GDP增速仍有望超过10%,总量可突破2万亿元。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河南工业依然大步向前。

  种种事实表明,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几年实施“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战略以来,河南初步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在保持粮食生产连续6年增产的同时,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踏上了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跨越、加快中原崛起的新征程。

经济腾飞科学发展走新路

  按照传统思维,工业化、城镇化、经济腾飞必然带来农业的衰退,而发展农业则不可避免地要付出相对贫穷的代价。但河南却把“粮食包袱”视为特有的优势,把“农业包袱”视为经济腾飞的基础。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联手做、城市农村“两幅画卷”一起绘,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贯穿一条不变的“红线”——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河南人均粮食占有量突破1000斤,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以上的粮食,养活了占全国1/13的人口,每年还输出原粮及制成品300亿斤,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跃居全国第一,食品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第二。

  农业基础不断稳固的同时,河南经济“蛋糕”越做越大。30年来全省生产总值以年均1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005年,河南生产总值首破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5万亿元,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第9位上升到全国第5位。去年达到1.84万亿元,今年有望跨入“两万亿俱乐部”。

  河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率年平均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0.8个百分点,4年累计提高7.1个百分点,700万左右农民转为市民;2008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0%,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河南占40个,其中前十名占7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均居全国第一。

文化繁荣古今融合魅力显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正如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省委、省政府立足实际,把文化建设摆上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文化跨越步伐矫健,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事的新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速发展,中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文化产业蓬勃兴起。2008年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60亿元,近4年翻了两番;以超凡影视制作公司、天乐动画公司为代表的民营文化企业蓬勃发展,全省已超过25000家;宝丰民间艺人占全国的一半,年收入达6亿多元,催生了闻名全国的“宝丰文化现象”;民权王公庄村创作的“民权虎”享誉国内外书画市场,销售额达2500多万元。

  文化精品异彩纷呈。《程婴救孤》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之首,《风中少林》获中国舞蹈界最高荣誉“金荷花奖”,《少林武魂》成为中国第一部进入美国百老汇的原创舞台剧,《独角乐园》荣膺中国动漫产业十大标志性品牌,《小樱桃》作品规模居全球第一、市场规模居全国第一,河南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的CCTV—新科动漫成为国内目前唯一的全国性、全年龄段、全天候播放的动漫频道。

  文化影响不断扩大。“中原文化港澳行”、“中原文化澳洲行”、“中原文化宝岛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强劲的“河南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人瞩目、名流纷至,成为中原文化的强势品牌、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国际旅游小姐冠军决赛,成为河南吸引世界的靓丽风景线。

形象提升刮目相看新河南

  “我自豪,我是堂堂正正的河南人。”近年来,河南省先后有9人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届届榜上有名;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籍有6人,占全国1/9;刚刚揭晓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又有3人当选。经济的发达,文化的繁荣,带给河南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富足。河南人自信心、自豪感空前增强,全省上下风清气正,干事业的氛围空前浓厚,河南形象显著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提高。

  一个充满活力、开明开通、日新月异的河南展现在世人面前,发展成就好评如潮。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来河南视察,对河南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河南发展寄予殷切希望。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普京来河南后坦诚评价,“如今河南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由衷赞叹黄河文明,称在中原大地上生活过的人,发生过的事,塑造了这个国家的精神、这个民族的品格。来河南出席第六届公民道德论坛的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徐惟诚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河南最大的变化就是形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让13亿人重新认识了河南,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众多国内外媒体异口同声“刮目相看新河南”,就连走遍全球的世界旅游小姐也动情地说:“河南是我到过的最美的地方。”

  随着河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快“两大跨越”战略的实施,一个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新河南必将崛起于神州大地。

    1.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开启河南发展新篇章
    2. 加快崛起,发挥河南在全国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3. 为“四个河南”建设汇聚广泛力量
    4. 设立河南自由贸易区 开创改革开放新格局
    5. 经济新常态下大力推进河南有效承接产业转移
    6. 着眼“双目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7. 河南不到退休年龄提前离岗情况普遍存在
    8. 着力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
    9. 河南延津——小麦种出大产业
    10. 坚定信心 加快转变——“学习十八大 河南怎么办”之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