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撬杠“撬动”中原经济区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
如何振兴河南、提高河南经济实力,我归纳了六个问题,每个问题有一个撬杠。
一是要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撬杠在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运用资本市场。要有效落实“非公经济新36条”,把资本引入河南省新兴产业,并把河南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推入资本市场。
二是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另一个方面是给农民的房屋发产权证。
三是要缓解就业压力。撬杠在哪里?在于大力发展扶植微型企业,促使更多的人创业,通过增加雇员,解决就业问题。
四是工农业要协调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使农业高产、稳产,同时使农业生产的加工链延伸;大力发展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
五是要进一步发挥城市的作用。撬杠在于促进城镇化,吸引农民愿意进城,变单向的城乡一体化,为双向的城乡一体化。
六是要促进黄河中下游地区、淮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平衡。撬杠在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的创业积极性,让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和生态建设三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关注三方面问题
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 刘伟
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需要关注三个问题。首先是中原经济区是不是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更有必要性?中部地区有些方面可能落后,但这也可能是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有两种可能,落后的马太效应和落后的后发优势。如果中原地区不纳入全国经济区建设一盘棋中,就有可能在十字路口上更加落后,彻底塌陷下去。因此,现在提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非常及时,非常迫切,非常必要。
第二个问题是,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是不是面临着比其他地区发展更大的困难?我们现在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六大功能、“五新”发展目标和构建十大体系。但是,中原经济区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有什么特殊难度?是城乡失衡问题?需求结构调整问题?如果说这是中国的难题的话,那在中原经济区也最为典型,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最具攻坚意义的问题。如果真能解决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问题,意义将十分重大。
最后一个问题,中原经济区是否比其他地区,或者全国更需要市场化,或者说更不怕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方,是怕市场化的。越市场化,资源就越往竞争力强的地方流动。但再进一步看,没有市场化根本没有出路。所以,中原经济区规划也要有阶段性,实施过程中要有阶段性的制度创新,要把要素市场化的问题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度创新,最后收敛并且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崛起这个目标上。
尊重客观规律 持续加快发展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周叔莲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原经济区的规划纲要,我提几点建议:第一,把建设新农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河南是粮食大省,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中也讲到要建设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所以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尤其要突出新农村建设。
第二,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经济结构内涵是什么?改革以前我们只是把它看成是生产关系,后来认识到既包括生产关系,也包括生产力。但是现在有一种比较重视生产力而忽视生产关系的现象,其实生产关系是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
比如深化企业改革,中原经济区建设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如何深化改革,规划中这些方面应该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第三,要研究和正确处理发展好和发展快的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先是提出要“多快好省”,后来提出要“又快又好”,再后来又提出要“又好又快”,现在是提出要“持续较快”。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我主张发展宁可慢一些,但要好,首先要好。
规划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资源、环境、居民消费、居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应该认真仔细加以研究。我们现在对发展规律还缺乏深刻认识,要进一步研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中提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