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大为改观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经济总量从1999年的15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00亿元,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名列西部第二;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在西部地区名列第一。
记者:西部大开发1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如何?
聂卫国: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兵团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增长最快、获国家支持最多的10年。10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0亿元,是兵团成立前45年投资总额的3.7倍,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观。
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7300元,年均增长11.1%。住房、饮水等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超过90%,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次产业结构已从1999年的38∶27∶35调整到2009年的33∶34∶33;高新节水灌溉面积接近10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3,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现代农业格局基本形成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城市发展初具雏形。石河子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基地,聚氯乙烯生产规模居全国之首。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3个新建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对垦区和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创新屯垦戍边模式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所取得的成绩只是初步的,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还需进一步增强,边境团场和南疆困难团场自我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记者:兵团各项事业取得重大突破,是艰苦探索特殊体制与市场机制接轨途径的结晶,对此您怎样看待?
聂卫国:的确,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兵团锐意改革的10年。兵团发展历程中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把发展作为屯垦戍边的第一要务。兵团历届党委坚持继承屯垦有益成果与创新屯垦戍边模式、借鉴农垦改革经验与探索兵团发展改革之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加快自身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了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兵团实际的改革和发展新思路。
譬如,团场改革由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向以建立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促进股份制改造和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兵团国有企业改制面达90%以上。兵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团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开始启动。采取各项措施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引导人口和经济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合理布局。
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到2020年,生产总值占全区经济比重提高到20%,人均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两番,提前3至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记者:作为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央支持地方、内地支持边疆、各民族相互支持的最好形式,兵团确定了怎样的新时期发展思路?
聂卫国: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兵团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即提前3至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兵团生产总值占全区比重达20%;抓住一条主线,即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和发展方式战略性大转变;突出一个动力,即正确处理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两大战略,即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强四项建设,即民生工程、基础设施、戍边维稳力量和党的建设。
围绕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兵团农业资源充足、新疆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地处向西开放前沿三大优势,强化大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城镇化发展、改善民生富民固边,夯实屯垦戍边基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