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江苏新兴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2010-03-19    作者:申琳 辛华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3-19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由科技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四部门与江苏省共同建设的泰州中国医药城,在南京正式启动部省共建,这是今年江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江苏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26%,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21%,成为全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大亮点。

  2009年,江苏把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以加快发展六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江苏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省财政设立20亿元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向发展新兴产业倾斜;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每年21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江苏还注重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做大做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高水平创新载体,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六大新兴产业已经展露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20%以上,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齿轮箱、回转轴承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软件销售收入占全国的17.3%。全省已有5家光伏企业进入世界前20强,17家医药企业进入全国医药百强,22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外包合同执行额前50强。

  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促进了发展质量的提升。去年,江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5.1%,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完成总量减排指标的省份。

    1. 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兴办
    2. 幸福江苏的价值追求
    3. 江苏:靠人才续写辉煌
    4. 江苏走出三着好棋
    5. 江苏:文化体制改革的乘数效应
    6. 战略性新兴产业: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7. 生命科学 基因造福人类
    8. 长三角有望成战略新兴产业引擎
    9. 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0.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访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洪祝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