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由科技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四部门与江苏省共同建设的泰州中国医药城,在南京正式启动部省共建,这是今年江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江苏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26%,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21%,成为全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大亮点。
2009年,江苏把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倒逼压力,以加快发展六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江苏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省财政设立20亿元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向发展新兴产业倾斜;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每年21亿元,其中70%以上用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江苏还注重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做大做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高水平创新载体,提升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六大新兴产业已经展露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20%以上,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齿轮箱、回转轴承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软件销售收入占全国的17.3%。全省已有5家光伏企业进入世界前20强,17家医药企业进入全国医药百强,22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外包合同执行额前50强。
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促进了发展质量的提升。去年,江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5.1%,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完成总量减排指标的省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