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领导集体:跨世纪的发展

1990年8月22日至9月1日,江泽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工作。这是江泽民在乌鲁木齐市郊南山观看哈萨克牧民进行的赛马、姑娘追、刁羊比赛后,向赢得赛马比赛第一名的哈萨克姑娘发奖。(新华社发)
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疆稳定和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新疆跨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同志两次视察新疆,反复强调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的进程。
1996年,中央决定对新疆经济发展实施倾斜政策,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信贷、对外开放等方面,对新疆给予更多的支持。
从1997年开始至今,中央已先后为新疆选派了6批共3700多名援疆干部支援西部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援疆干部,把新疆当作第二故乡,引进项目资金,兴建希望小学,培训技术人员,传播先进经验,为我国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架起桥梁,成为助推新疆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新疆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水平迅速提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稳疆兴疆、富民兴边

2006年9月6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疆考察工作。这是胡锦涛在洛浦县恰尔巴格乡阔恰克村同正在劳动的农民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棉花生产和农民增收情况。 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2004年4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专题研究新疆工作,提出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兴边”战略,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确保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努力开创新疆团结稳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006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工作时强调,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宝贵机遇,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开创民族地区团结稳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008年3月8日上午,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新疆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这里,同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起进行审议,共商国是,共话新疆又好又快发展大计。他就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讲了三点意见:切实把发展作为新疆工作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新疆的优势和潜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迈出新步伐;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在加强民族团结上迈出新步伐。
2009年8月22日至25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和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等陪同下,到阿克苏、昌吉、克拉玛依、石河子、乌鲁木齐等地,深入乡村、林场、社区、企业和部队营区,实地了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和执行维稳戍边任务的部队官兵。总书记勉励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1954年,中共中央作出屯垦戍边的战略决策,同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毛主席命令新疆的10.5万驻军官兵,连同家属在内共17.5万人集体就地转业,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此后,兵团又不断补充转业官兵,以及来自河南、湖北、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10万支边知青,组成以军事化的建制从事生产建设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团。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1960年初进入塔里木盆地开垦荒芜的戈壁滩。新华社发

20世纪60年代,12万余名上海、江苏等省市的知识青年来到新疆,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华社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