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清晨,头发花白的美国人戴维拿着一大把彩色气球,准时来到碧海社区服务中心,义务为小区里的孩子们讲授《新概念英语》。气球,是他为孩子们准备的开心小礼物。
这里是中国西南重镇贵阳。在这座群山环抱的森林城市,清爽的凉风能吹遍每一个角落,驱散每一丝燥热的空气。
游历多国的戴维到贵阳做外教没多久,就喜欢上了这个气候宜人、民风淳朴、生活服务齐全的城市。他在金阳区买了房子,把妻子蒋静青从娘家武汉接过来,准备在这里定居养老。
“作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近年来,贵阳市准确把握特色定位,发挥独有比较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说,“我们希望通过贵阳的实践证明——城市生活可以更美好。”
青山绿水宜居宜游
夏至时节,杨至远一家老小离开炎热的广州,回到故乡贵阳避暑,享受这里的习习凉风、满眼绿色和清新而又湿润的空气。
曾几何时,“贵阳”的名字曾同时出现在“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和“全国三个酸雨污染最严重城市”两大“黑名单”上。
党的十七大以后,贵阳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贵阳虽然经济总量偏小,但森林富集,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生态是贵阳最为独特的优势,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是用多少GDP都换不来的“金字招牌”。从此,贵阳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科学发展之路。
当时,贵阳市的主要饮水源——枫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库(俗称“两湖一库”)水质被周围大大小小企业排放的废水严重污染,局部水域暴发蓝藻,市民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那些企业基本上都很有来头儿,有些是大型国企,有些跨省跨界,用行政手段贵阳市基本管不了。”贵阳市市长袁周介绍,2007年11月,贵阳成立两湖一库管理局,并设立全国最早的专业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法庭,“决心用法律手段解决‘两湖一库’水污染问题。”
2007年12月,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把严重污染红枫湖的贵州天峰化工公司告上法庭,迎头痛击了污染城市水源的犯罪行为。
在全力拯救“两湖一库”的同时,贵阳掀起了“森林保卫战”,积极遏制两条环城林带被蚕食、破坏的局面。2008年8月,通过对“福海生态园”案件的依法判决,严厉制裁了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拥护。
贵阳还坚决对建设项目进行了严格环评审批。近三年来,贵阳拒绝的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投资项目涉及金额达上千亿元。
“如今,贵阳市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不仅彻底杜绝了酸雨,而且城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稳定在95%以上,获得了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还被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避暑之都’。”李军不无自豪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