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跨越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2011-02-21    作者:尚文达 张君    来源:光明日报 2011-02-21
  字体:(     ) 关闭窗口

  2010年8月15日,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发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名单上,内蒙古准格尔旗由上届的第37位升至第20位,成为西部百强第一。

  有谁能想到,仅仅十年前,准格尔旗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十年来,准格尔旗乘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发扬“尊崇科学、和谐奋进、追求卓越”的准格尔精神,全力拼搏,奋勇开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成为了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十个典型旗县市区之一,中国绿色名县,中国金融生态县,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中国最关爱民生旗县,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十年间从国家级贫困县成长为西部第一中国百强县第20位的“准格尔经验”,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也是值得我们总结和深刻解读的。

  “发展是硬道理”是准格尔人始终不渝坚守的信念,从国家贫困县到西部百强第一县、全国百强第20位,从全国产煤第一县到倾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与时俱进的准格尔人不断创造着新的“经济奇迹”。

  准格尔旗地处黄河中上游、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地貌以丘陵沟壑区为主,素有“七山二沙一分田”之称。过去的准格尔旗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农业生产起伏不定,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人民生活十分贫困,被有关专家界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是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东风,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是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又为这片土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准格尔旗尽管地表沟壑纵横,立地条件较差,但地下却有着丰富的矿藏。煤炭资源尤为丰富,探明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超过1000亿吨。以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地企合建的典范项目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国内一流的火电项目国华准格尔发电厂等大项目相继落地、陆续投产为引擎,加之煤电能源战略大力实施和地方煤炭企业蓬勃崛起的驱动,准格尔旗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一路走高,连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广大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快速提高。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准格尔旗在2005年第一次跨进了全国百强县的行列,并在以后的几年中快速向前,2005年89位、2006年67位、2007年57位、2008年47位、2009年37位、2010年20位……

  在结构单一的黄金发展期,准格尔旗党委政府居安思危,开始审视自己。他们敏锐的认识到,尽管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令沉寂多年的沟壑山区变得热闹起来,也使当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这种发展方式导致的产业结构单一性、产业层次低端化、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等粗放特征日益明显,发展矛盾日渐突出。

  发展经济理论认为,丰富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一段时间内会促进一个地区的发展,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一味地依靠自然资源,地区经济肯定无法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也可能变成制约发展的劣势。

  对于资源富集的准格尔旗来说,路在何方?

  这几年,他们一手抓升级,一手抓转型,一手抓壮大经济总量,一手抓提高发展质量,走上了一条依托煤、转化煤和开发利用非煤资源、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循环、产业多元、产业高效、产业生态的转型再造之路。也就是这几年,准格尔旗不仅经济总量大幅度攀升,而且产业层次、产品档次、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大幅度攀升;不仅做到了保增长,而且做到了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无疑,这是一段科学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内涵式的发展历程。

  盘点起来,要说第一次大的战役,当属煤炭资源整合、机械化改造三年攻坚战。这项涉及整个鄂尔多斯市煤炭领域的大变革,作为占据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数量、煤炭产量半壁江山的准格尔旗来说,势必是重点和难点。然而,正是这场硬仗,让准格尔旗煤炭领域发生了明显、有效的变化。通过整合改造,地方煤矿数量减少了近一半,单井规模平均达到95万吨,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95%,矿井回采率平均达到75%,煤炭产量则稳步提高,从2005年的7700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13760万吨。与此同时,煤从空中走的初级资源转换战略得到积极实施,建成火电项目7个,装机容量364.4万千瓦,另有水电装机容量96万千瓦,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产煤大县、华北地区重要的煤电能源基地。这为保证地方经济增长、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特别是为应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事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今,准格尔旗还在继续对炮采、高档普采和可采储量在300万吨以下的煤矿进行整合技改,同时强力推行洗选厂的配建,提高洗选比例,大力开展矿区环境治理和煤矿火区治理,不断推进煤矿大型化建设、煤炭企业现代化发展、原煤洁净化生产,着力提高绿色煤炭产业基地的发展水平。

    1. 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发挥三大作用
    2. 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3. 西藏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全面部署
    4. 我国铁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5. 抓住机遇调整结构 实现跨越式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华士飞
    6. 武力:西藏跨越式发展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7.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社会改革“慎重稳进”方针探析
    8. 张春贤: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9. 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