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西部民族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对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了进一步部署。这为民族地区提供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民族地区应按照会议的精神和部署,抢抓新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实施和受益地区,1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极大改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根据国家民委统计发布,1999年至2008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优惠的政策支持,巨大的资金投入,众多的项目倾斜,必将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民族地区应提高思想认识,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更大发展。具体来讲,应注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更加注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民族地区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总体来说仍属于欠发达地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民族地区应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做到越是欠发达,越要科学发展,越要重民生、重生态、重长远。应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和保障民生,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科学发展。
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10年来,西部大开发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极大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但目前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落后。今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罕见大旱,边远地区各族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情况都要求民族地区继续把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应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设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推进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理念,始终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推进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加快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造林绿化行动,强化节能减排,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新上项目要严把生态环境关;切实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建设美好家园,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更加注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优势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改造提升资源加工产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努力实现以资源换产业,以承接换提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利用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旅游业。
更加注重强化科技创新,着力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和人才支撑。应加快科技进步,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整合创新资源,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叫响民族品牌;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构筑人才小高地;全面落实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人才支持计划,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引导外出就业和本地创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力争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作者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