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国防经费和国防工业
三大阶段印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10-03-24    作者:李群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3-24
  字体:(     ) 关闭窗口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国防科技工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国访科技工业在确保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发挥军工技术、装备、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推动军民结合事业上水平、出效益。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国防科技工业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发展道路,经历了三大阶段,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阶段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防工业学会两种本领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迅速转入医治战争创伤,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军工企业在完成国防建设使命的同时,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充分利用科研生产能力,开始尝试生产民品。1956年,毛泽东同志指出:“国防工业要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本领”,中央提出了国防工业实行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方针,军工企业拿出相当精力开发民品,支援经济建设。1958年,兵器456厂和547厂仿制成功我国第一辆“长江”吉普车和我国第一辆“巨龙”牌拖拉机,1962年由江南造船厂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在此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生产了一大批工业产品,其中车床产量已经达到当时全国产量的25%,汽轮机产量达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后来,由于战备需要,国防工业停止了民品生产,将民品生产线全部转移地方企业。

   阶段二:改革开放后,“军转民”飞速发展

   19821月,邓小平同志把握世界军事工业发展大趋势,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发展方针。国防科技工业由此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以“军转民”为主要特征的保军转民调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0年代,军工企业开发生产了照相机、自行车、缝纫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等几千种轻工业产品和家用电器产品。其中,摩托车年产量一度占当时全国产量的80%,微型汽车曾占全国微型车产量的一半,铁路敞车的生产规模达到5000辆。开发民用产品,繁荣国内市场,增加了市场供给,也为我国民用装备工业营造了新的产业基地。

   同时,国防科技工业还参与完成了一批国家重大设备研制和技术攻关任务。航天工业承担了我国电子对撞机等重要部件的加工任务,船舶工业开发了新型海上钻井平台,核工业开发建设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工程,航空工业开发了一批民用飞机,军事电子开发了新型雷达、电子通讯装备等。国防军工为国家科技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作出了突出贡献。

   80年代初,为发展出口贸易和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国家先后批准国防军工成立新时代公司、北方工业公司、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等一批军品外贸公司。这些公司先后在几十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了军品贸易和技术经济合作,国防科技工业对外开放呈现新的局面,通过军贸的溢出效应有利地促进了各国间的经济、技术、贸易和军事合作,也为军民结合事业拓展了一条新的路子。

   阶段三:迈入新世纪,军民结合产业更加发展壮大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新要求,我国军民结合事业进人到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互动、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时期军民结合的表现形式,一是在军工企业这个点上,开发经营军用和民用两种产品;二是在军民两用产品和产业的研发、生产、营销链条上,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实行产学研的结合;三是在军工企业比较集中的省区,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军工集团公司和省市政府在开发区内共建军民结合产业基地或园区,通过重大科技工程牵引、龙头企业带动和资本共生共荣,实现军工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由“点”结合、“线”结合,发展到“面”上的结合。

   当前,一批军民共建的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先进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神州大地崛起,在陕西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航空科技产业基地和兵器科技产业基地拔地而起;在重庆,以长安、嘉陵为龙头的现代装备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在上海,以大飞机重大工程形成的军民结合产业基地迅速成长;在天津滨海新区,航天运载、直升机产业基地应运而生;在云南,兵器光电产业基地已经运行;在两湖地区,军民结合光伏产业基地正在蓬勃建设;在河北和辽宁,兵器风能和石化产业基地正发挥巨大潜力……加之已经建成的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军民结合船舶基地和秦山、大亚湾、红岩河等核电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形成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有力地促进富国强军宏伟目标的实现。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的交融,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国防科技对国民经济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牵引力。我们要积极实践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实现军地产业经济的互赢融合,以点带面,推动产业的整体提升;实现军民两用高技术的互促融合;国防和民用高技术的相互转移,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实现军地高级人才的互动融合,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使用模式,实现军地人才的军民融合;实现军民资金平台的互补融合,利用好军民两种资源,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多元化资金平台。

   我国军民结合事业不断深入壮大发展的三大阶段,有力地印证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是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前进的科学发展观,只要我们继续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指示,军民结合发展的道路将越走越宽。

   (作者系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战略与规划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1. 姬文波: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导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1966-1986)
    2.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开幕
    3. 首批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目录发布
    4. 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5. 从“小作坊”到“大国防”
    6. 从保国强军到强国富民
    7. 建设现代化国防科技工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8. 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
    9.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有望2020年实施
    10. 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