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行业经济史
中国高铁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10-12-16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12-16
  字体:(     ) 关闭窗口

  目前,美国客运铁路公司运营的全美唯一一条高速铁路是由波士顿出发,途经纽约开往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亚塞拉”快线。尽管这条线路的设计时速可达240公里,但由于大部分路段没有铺设专门的高铁轨道,只能达到最高时速的一半多。尽管如此,这条铁路还是吸引了不少乘客。3年前,本报记者曾搭乘“亚塞拉”快线从华盛顿前往费城,当时是一个周末的晚上,车厢里上座率很高,大多是前往纽约度假的旅客,听同行的当地人讲,这条线路准点率较高,很受美国东北部几个大城市间往来的乘客欢迎。

  在美国高铁兴建热潮中,加州可谓一马当先。12月初,加州高速铁路管理局通过了耗资41.5亿美元、全长104公里的首期高铁修建方案。这段铁路位于加州的中央山谷,是受国际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地区,失业率高达25%。方案公布后,规划中的沿线地带一片欢腾,期盼高铁的兴建能够成为经济复苏的带动力量,而那些“落选”的地区则难掩失望。根据远景规划,加州高铁今后将连接洛杉矶至旧金山,全长418公里,届时乘坐火车在加州两大城市之间旅行只需2小时27分钟。而更长远的规划,是将迪斯尼乐园、圣迭戈市等地也连接起来。不过有报道说,由于预算、审批等一系列问题的牵扯,加州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并不“高速”,其最终建成恐怕要在十几年之后了。

高铁催生泛亚黄金走廊

  一个覆盖大湄公河流域3亿人口的铁路网将在2020年建成。这是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一致达成的计划。

  8月20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十六次部长级会议上,六国一致通过了大湄公河次区域铁路衔接计划。预计到2020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将实现铁路网络的连通,该计划被视为开发并实现泛亚铁路系统的第一步。

  该计划共列出四套路线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方案是利用现有或正在铺建的铁道,从曼谷到金边、胡志明市和河内,衔接中国广西的南宁和云南的昆明。据预测,到2025年该铁路网载客量将达320万人次,载货量将为2300万吨。

  湄公河铁路网的规划令十多年前提出的从昆明至新加坡、打通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陆上交通的“泛亚铁路”设想重新升温。

  “泛亚铁路”途经的另外两个国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经有先进的铁路系统相连,再通过理顺、整合湄公河流域国家的铁路系统,继而串连起新马两国铁路系统,一条完整的“泛亚铁路”就可水到渠成,这将使中国与东盟从交通运输上联为一体。

  “泛亚铁路”的意义不言而喻,这条大通道纵贯中南半岛,建成后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将有利于加强东南亚各国的物资交流,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并可加强中国西南部各省市与东南亚的联系,成为一条便捷的“黄金走廊”,实现中国西南与东盟两大市场的对接。

  尽管“泛亚铁路”意义重大,但十几年过去了,围绕兴建这条铁路的合作和实质性动作未见眉目。此次“湄公河铁路网”项目的规划提上议事日程,无疑可望为“泛亚铁路”的修建带来曙光。

  东盟国家对这项计划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认为东盟跨境高速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将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推动本地区各国之间经济贸易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泰国和中国正就合作修建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项目进行详细讨论和谈判。如果谈判能在2011年完成并动工修建的话,2015年该项目将可以建设完成。这条连接泰国的高速铁路起于中国云南,经老挝由泰东北的廊开府进入泰国,再由廊开府经曼谷连接泰东部的罗勇府,廊开至曼谷之间的距离约为640公里,该条高速铁路还计划与马来西亚的铁路对接。

  缅甸即将与中国就高速铁路项目举行会谈,这条中缅高速铁路全长1920公里,从云南省的昆明市直通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可能将于2011年动工,工程预计2015年完工;柬埔寨也正在和中国磋商修建一条从柬埔寨通往中国西南的高速铁路;老挝首都万象至中国云南的高铁项目正在勘探调查中。

  这三条正在商议中的高速铁路,加上连接中国与越南的高速铁路,以及在泰国境内建设的数条高速铁路,将构成一个区域高铁网络,预计在10年内完工,并经现有铁路与中国、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接轨,把中国与东盟从交通运输上联为一体,极大提高该地区的物流运输速度和便利性,降低成本,从而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1. 中国高铁:改变中国 影响世界
    2. 中国高铁:中华文化的新活力
    3. 中国高铁:美好生活的新时空
    4. 中国高铁: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5. 我国高铁最大吨位的新型桥梁安全跨越京广铁路
    6. 世界高铁看中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