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运行史
保持政策连续稳定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发布时间: 2011-12-22    作者:    来源:光明网 2011-12-21
  字体:(     ) 关闭窗口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稳”是“进”的基础,为“进”创造基本条件和良好环境。我们要科学分析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2011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粮食丰收,工业增长态势良好,服务业发展加快,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就业人数增加超过预期,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较快,物价上涨幅度趋缓,经济态势总体良好。2012年,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我们要认真分析、正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主动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2008年非常相似,因此,要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防止出现经济硬着陆和二次探底。但是,如果对经济形势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与2008年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很大不同。
  相似之处有三点:一是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美国经济恢复乏力,日本经济复苏受阻,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发展,主要发展中大国面临通胀压力。这些问题必然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尤其会对我国扩大出口带来重重困难。二是经济增长速度都出现了下滑。2010年,我国经济增速达到10.4%。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下滑,一季度9.7%,二季度9.5%,三季度9.1%。三是宏观经济政策都是由偏松转向偏紧。2008年上半年,为应对经济增长偏快,我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去年四季度,我国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减少了财政赤字;今年,央行连续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次提高银行基准利率,收紧了银根。
  同时应看到,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2008年相比有很大不同。首先,美国经济恢复乏力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并不是新问题。有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研究早已表明,历史上发生的经济方面的危机一般都会持续数年,有的甚至长达10余年才有可能调整过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然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但它与美国金融危机向世界传播有关,而且形成原因很复杂,涉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问题,解决起来需要很长时间,必然对我国出口产生影响,这是我们要高度关注的。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大幅度下降。2008年以前的几年,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在2—3个百分点,2009年下降到负3.9个百分点,2010年也只有0.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为负0.1个百分点。换句话说,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内需拉动的,出口增幅下降会对我国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但不大可能超过2009年。再次,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回落幅度不大,仍在合理区间。从年度看,去年我国经济增速为10.4%,如果今年我国经济增速达到9.2%左右,只比去年回落1.2个百分点;从季度看,从去年第三季度到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在9.1%—9.8%之间,仍在合理区间。许多国内外机构预测,明年我国经济仍可保持9%左右的增长速度。在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很高的速度。最后,社会对国际经济变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思想准备比过去要充分得多,企业不会像2008—2009年那样被动,国家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经验更加丰富,采取的措施会更加得当。
  2012年,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不仅与2009年前后有很大不同,而且与2011年相比也有较大变化。2011年经济增速高,我们面临的主要是物价上涨过快的压力,因此,抑制通胀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12年,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我们既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继续抑制通胀。同时,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到比较合理的区间。应着力使经济增长速度在适度回落中逐步趋稳,为深化改革、治理通胀、进行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也会使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尖锐,不利于深化改革,影响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刺激和扩大居民消费。我国有13亿多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近些年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大体保持在13%左右,对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前10个月,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只增长11.2%,低于正常年份的增长速度。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2011年前10个月,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只增长7.8%,低于GDP的增速,更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实现利润的增速;农民现金纯收入增长虽然达到13.6%,但他们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较低,对消费的拉动力有限。二是汽车等大件产品销售处于调整期,增速放缓;商品房销售量大幅度下降,与之相关的家具、装修材料等销售量下降。因此,刺激和扩大居民消费,最根本的措施是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提高与经济增长同步。同时,应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负担,实施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使居民消费稳定增长。
    1. 武力: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发展理念和内涵
    2. 当代中国的西藏边境政策与成效初探
    3. “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八字方针定调经济航向
    4. 马克思的若干论述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意义
    5. 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践演变
    7. 国务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以及部署近期经济工作
    8. 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9. 从能源指标看宏观经济走势
    10. 我国货币政策对东中西部影响的差异分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