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
——温家宝总理在广西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纪实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先后出现14次大范围强降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刚刚经历百年一遇特大干旱的广西,一些地方旱情尚未完全解除,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西梧州市,实地察看汛情、灾情,慰问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干部群众,主持召开会议,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温家宝指出,我国经济正向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救灾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兼顾,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梧州地处西江干流,是桂江和浔江交汇处,广西八成以上的水量经这里流入广东,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之一。6月17日,西江发生入汛以来全国大江大河首次超警大洪水。温家宝十分关心南方汛情的变化,多次打电话向有关地方了解情况。19日下午,温家宝一抵达梧州,就来到西江大桥上察看水情。刚刚经历了疾风骤雨的梧州迎来了艳阳天,气温骤升至近四十摄氏度。他顶着烈日,扶着大桥栏杆极目远眺,只见江面十分开阔,水流缓涨。温家宝一边听着介绍,一边察看水情。他对当地负责人说,据气象预报,未来几天南方部分地区将出现新一轮强降雨,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必须有更加完善的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温家宝来到正在兴建的长洲岛防洪大堤。长洲岛是全国第二大内陆岛,岛上居住4万多居民。为了消除浔江汛期洪水的威胁,梧州从2008年开始修建一条长18公里的环岛防洪堤。温家宝实地察看了堤防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勉励大家加快建设防洪体系,使梧州人民不再受洪水泛滥之苦。
随后,温家宝来到鸳鸯江大桥上,大桥下面正是浔江与桂江交汇之处。从上游而来的两江水交汇而成西江后再滔滔东去注入珠江,这里是防汛的咽喉要地。过去河东不设堤防,每遇洪水都成汪洋。2001年汛期,温家宝到梧州市考察抗洪救灾工作时曾提出,要加快进度提前在2003年建成河东大堤。如今河东大堤已建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屡遭水患的江岸现在成了梧州市商贸和旅游的“风水宝地”。抬头望去,当年钉在骑楼上的系船铁环,还悬挂如旧,但已经派不上用场。温家宝边听边看,指着这些铁环说,这是梧州人民与洪水搏斗的历史见证。
梧州市山多平地少,市区约有5万多人居住在山坡上。这里泥土松软,暴雨天气极易造成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05年汛期,温家宝曾冒雨来到山上房屋密集的平民冲、冰泉冲、石鼓冲考察。他要求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整治,让群众在汛期不再生活得提心吊胆。几年过去了,这里的居民生活状况如何,他十分牵挂。20日傍晚,温家宝来到平民冲,沿坡而上,只见山谷两旁的住房大部分已经拆除。看到坡上还有几户人家,温家宝沿着一米宽的小巷走进去看望他们。66岁的陈树材正在自家电扇下纳凉。当看到温家宝脸上挂着汗珠走进来时,老陈紧紧握住总理的手,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站在潮湿狭窄的房间里,温家宝详细询问着老陈的生活状况。老陈对总理说,他家的房子是几十年前建的,一家四口人一直住在这里。一到雨季,就害怕滑坡晚上睡不好觉。如今政府已经建好新房,过几天就要搬进去。温家宝边听边叮嘱他,现在正是汛期,没搬走前一定要注意安全。老陈连连点头。
随后,温家宝来到富民小区。这个小区地处繁华闹市区,已建设1500多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安排了从平民冲、冰泉冲等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区搬迁来的住户。小区内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听说总理来了,居民们都围拢过来迎接。满头银发的曾云仙老人拉着总理的手说,现在的生活翻了个天,又安全又舒心。总理说,你们满意了,我们就满意。温家宝走进罗志雄家,与他聊起了家常。70多岁的罗志雄年轻时是跑船的,居无定所,后来在平民冲住下来每年夏天又担心暴雨成灾。去年9月搬迁过来,现在四口人住着50多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新房。罗志雄乐哈哈地对总理说:“如今总算踏实了,下再大的雨也能睡个好觉。”温家宝听后拉着老罗的手说,把防洪、防地质灾害和建设廉租房、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结合起来,既解决了群众安全问题,又改善了居住条件,这样的惠民政策群众满意,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20日上午,温家宝冒雨来到大山深处的苍梧县沙头镇双尚村。6月15日凌晨,双尚村遭暴雨袭击,多处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20人死亡、198幢房屋倒塌,受灾严重。温家宝踩着泥泞的小路,经过用木板和竹条临时搭建的小桥,走进双尚村杉木坪。这里依山而建的一片农舍已被泥石流夷为平地,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和村民们正在紧张地清理废墟。温家宝挽起裤脚,站在泥地里,弯腰与战士们一起赤手清理废墟中的红砖。他对大家说,你们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人民感谢你们,党和政府感谢你们。现在还处在防汛抗洪关键时期,我们要做好应对灾害的组织管理工作,用科学的方法战胜洪灾和地质灾害,同时要抓紧恢复重建、恢复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