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毛泽东在修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特别加上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看斯大林,对于他的正确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做出全面的和适当的分析,从而吸取有益的教训。不论是他的正确的地方,或者错误的地方,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种现象,带有时代的特点。”[3](p65)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将历史人物置于其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不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从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出发,说明其所属时代政治、哲学和宗教的观念和历史事变。
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去看待错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就是一个探索与前进的过程,其中存在着挫折、失误和某种暂时的倒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起过一定进步作用的剥削阶级,总是在很长的时期中犯过无数历史性的错误,而且是反复地一犯再犯才能积累其统治经验。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不犯错误,何况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自觉理解和掌握这一认识规律。勇于正视错误和改正错误,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的理论品格。
其次,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质中去看待错误。“无产阶级的专政和以前任何剥削阶级的专政,在性质上根本不同。它是被剥削、没有贫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专政,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也是最后一次的专政。这样的专政,担负着历史上最伟大、最困难的任务,面对着历史上情况最复杂和道路最曲折的斗争,因而它的工作──正如列宁所说的──也不能不犯很多错误。如果有些共产党人发生骄傲自满和思想僵化的情形,那么,他们甚至也会重犯过去自己犯过的或者别人犯过的错误。”[4]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是为未来提供宏观意义和发展方向上的指导,理论与现实间必然存在距离,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必须是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甚至发生严重错误。如毛泽东所说:“因为我们走的是前无古人的道路。我历来是‘难免论’。斯大林犯错误是题中应有之义。赫鲁晓夫同样也要犯错误。苏联要犯错误,我们也要犯错误。问题在于共产党能够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自己的错误。”[1]充分认识到犯错误的不可避免性与具备自我纠正错误的能力、勇气和信心,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再次,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历程中去看待错误。自《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多年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如火如荼,社会主义在20世纪凯歌行进,在这个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中,“我们有伟大的成绩,但是还有缺点或错误。如同一个成绩出现了接着又创造新的成绩一样,下个缺点或错误克服了,新的缺点或错误又可能产生,又有待于我们去克服。……好的领导者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认真地对待错误。完全不犯错误的人在世界上是从来没有的。”[4]社会主义实践历程表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面临着独有的、复杂的极其艰巨的任务、严酷的挑战和重大困难,需要运用相应的特殊战略原则。在风云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探索中的伟大事业每前进一步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有时面临的甚至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重大牺牲和艰难抉择。“重要的教训,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应该使错误限制在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范围内,而不应该让个别的、局部的和初步出现的错误变为全国性的或者长时期的错误。”[4]历史不能重现,不能拿今天的标准去评判历史人物,不能从今人的喜恶出发,不能无视历史的不可假设性去评判历史人物的缺失和错误,必须正视历史时代的特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