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1954年毛泽东再提"解放台湾"
发布时间: 2010-11-18    作者:尹家民    来源:国史网 2010-11-18
  字体:(     ) 关闭窗口

   毛泽东再次确定攻打大陈的决心

  12月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蒋介石是中国人民的公敌。解放台湾,消灭蒋介石卖国集团,完全是中国的主权和内政,决不容许他国干涉。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

  苏联政府也做出了强烈反应,声明:既然台湾历来是中国的领土,解放台湾自然是中国的内部事务,是中国人民的主权。假如不是由于美国武装力量的干涉,台湾的重归中国早就已经实现了。……苏联政府声明:它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在12月8日的声明中所表示的态度……

  防御条约直接影响了解放军对大陈岛的进攻,打还是不打?何时打?打会不会引起美国出兵……

  毛泽东经过分析认为,美国在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后,不会改变其根本利益,不会因为大陆沿海几个岛屿而引火烧身,重蹈朝鲜战场的覆辙。所以毛泽东的决心毫无改变:对美国炫耀武力既不必惧怕,也不可以示弱。一如江南在《蒋经国传》中分析的:《共同防御条约》虽于月前在华盛顿签订,中华民国的“领土”范围,仅限于台湾与澎湖,大陈及其岛屿,并不在“协防”之内。毛泽东紧接着协防条约签订之后不久而用兵,一方面考验美国的真实意向,一方面给蒋猛掴一掌,告诉台湾军民,有这个条约,解放军还是想打就打,别以为条约是万灵符。

  毛泽东再次确定攻打大陈的决心后,让中央军委指示浙东前指,在避免同美军冲突的前提下,坚决攻击大陈和一江山岛。攻击时间推迟至第二年1月,攻击目标不限于一江山岛,只要发现其设防薄弱的岛屿,又有攻占之绝对把握,可一举攻占。张爱萍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后,研究确定于1月13日至19日之间最后完成三军联合进攻的战斗准备工作。

  1955年1月9日,浙东前指出动三个轰炸机大队百余架伊留申—28轰炸机,轮番猛烈轰击上、下大陈岛,使大陈岛遭到巨大损失。

  第二天,台湾急令海军对大陈岛实施运补。夜间,解放军海军鱼雷快艇出动,对护航的国民党军军舰进行攻击,450吨级的国民党海军巡逻舰“临江号”和“瀛江号”,相继被鱼雷击中。“临江号”当即沉没,“瀛江号”负伤被拖返,使国民党海军继“太平”舰厄运之后,再次受到重创。

  正在台北参加表扬大会的国民党军“战斗英雄”、一江山防卫司令王生明,急匆匆连夜返回一江山,一江山岛守军眷属及妇孺也撤至台湾和大陈岛,准备与解放军恶战。

  此后一星期,解放军海空军频繁出动,不断袭击大陈岛的敌人舰艇。国民党军舰在遭到连续打击后,为免遭损失,被迫退出南麂岛外缘,浙海门户洞开。

  一江山岛是光山秃岭,地质坚硬,被四个射击高地控制。岛的四周多系陡壁岩礁,岸高10至40米,海水多回旋和岩头浪,登陆极为困难。岛上守军构筑了三道防线,多为永备或半永备的工事,各工事之间有交通壕连接。攻坚部队事先对岛上进行了侦察,进行了针对性的战前练兵。

  1月18日,绿色信号弹升上清晨的天空,顿时机场机声隆隆,空中指挥员、第一中队长万连成率九机长阵依次起飞,接着担负掩护任务的空军第八十五团拉—11歼击机随后起飞。

  几分钟后,机群编成整齐的战斗队形,按预定航线隐蔽出航,直奔战区。

   艾森豪威尔要蒋介石放弃大陈等岛

  8时,空军三个轰炸机大队和两个强击机大队在歼击机掩护下,准时飞抵一江山岛上空,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敌高射炮向机群猛烈开火,解放军战机进行反高炮火力机动飞行,对北江岛的中山村、中心村、了望村、重要村和南江岛的胜利村、180高地猛烈轰炸扫射,准确无误地将54枚爆破弹投向预定目标。在蔚蓝的东海上空,只见解放军一架架轰炸机、强击机在歼击机的掩护下,炸毁了敌气象台、导航台各一处,115高地炮兵阵地和环形围墙130米。海军航空兵预先的航空火力准备和直接火力准备,为登陆部队扫除了障碍。

  与此同时,以轰炸机和强击机各一个大队飞抵大陈岛上空,对“大陈防卫司令部”实施铺天盖地的轰炸。霎时,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上浓烟滚滚,尘土乱石飞扬。8时15分,解放军空军又对北江岛的前沿阵地实施轰炸扫射。9时,支援炮兵准备停当,50余门大炮对1955年1月18日至19日,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解放了一江山岛。图为在海军和空军掩护下,解放军登陆部队迅速抵近一江山岛。准一江山岛上的目标进行射击;13时16分,海军舰艇开始进行破坏射击;火箭兵群和直接瞄准炮兵群随后也向预定目标发射,一江山岛山崩地裂。几分钟后,硝烟正浓,登陆部队乘坐100多艘舰艇,5000多官兵分两批、成三路防空队形,相继向展开区驶去,形成了解放军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立体攻势。到下午3时,一个连队攻占了国民党军之主要阵地——一江山司令部所在地。敌司令王生明被炸死……

  解放一江山岛的主要战斗,从登陆突破算起,仅三个小时便结束了。尔后,转入搜索残敌和组织防御。

  大陈岛驻有美军顾问,整个战斗过程中,华尔登上校和他的接替人麦克雷登上校,都在现场观察。中共的情报,当然不会茫然无知,这一仗含有向华盛顿亮一手的意思——解放军照样能打三军协同战役,请看看北京的实力!

  一江山失陷,蒋介石再次被惊醒:原来美国朋友杜勒斯依旧是美国利益至上!蒋某人的计划再宏远,也不过是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从属。很清楚,美国不愿意介入援助,与其说是军事的理由,毋宁说是政治的考虑。几乎没有人相信蒋介石能打回去的神话,华盛顿考虑即便保住那几个小岛,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于是正好逼蒋撤出大陈岛。

  蒋介石开始一听哪里肯依:“王八蛋,不保护我的领土,还让我缴枪,休想!”

  可是蒋介石硬了几刻,便硬不下去了。因为解放军占领一江山岛后,火炮射程可以覆盖大陈岛,加上空军轰炸的优势,大陈已经指日可下。最后,蒋介石只好同意第七舰队司令的建议,同意主动撤兵。为了避免中美军事冲突,杜勒斯将此事通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希望其能劝说中共在国民党军撤退时不要加以攻击。

  张爱萍被胜利激励得满脸通红,他想乘胜追击,准备在国民党军撤退时予以打击。彭德怀来电:此事牵涉到国际关系,就让他们撤退算了。

  整个撤退作业,定名为“金刚计划”。由第七舰队掩护三万多人在八天半内撤出。

  当时蒋经国仍在大陈岛,撤退前,他从“太昭”舰上带下一面国民党党旗,举行升旗仪式,给军民打气:“不要难过,不要失望,此刻我们要下决心打回来。”说完,他低头领着《中央日报》记者刘毅夫等,在大陈岛的街道走了一遭,怆怀不已地到了海边。

  守军刘军长在兵舰起锚前,凄然说道:“什么都完了,落了一场空!”

  蒋经国听着,面无表情。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论十大关系》
    2. 毛泽东生前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原因
    3. 毛泽东在政治上如何要求党的高级干部
    4. 郑有贵:从《寻乌调查》探析传统乡村凑份互助文化
    5.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改革探索及其价值审视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历史贡献
    7. 毛泽东要读的最后一部书:《容斋随笔》
    8. 建国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化
    9.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初语境与当代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