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变迁史
社会建设的阶段性和社会体制建设
发布时间: 2010-04-28    作者:任远    来源:《学习时报》 2010-04-28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建设表现出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下的福利模式。第二阶段是效率原则下的市场模式,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我们将在经济领域的成功经验运用到社会领域,强调社会事业社会化,包括提出社会事业产业化,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对社会领域的多元投入。第三个阶段是进入本世纪以后,社会建设转向公益原则下的公共服务模式。因为在社会领域引入市场运作,使不同群体的社会利益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同群体的社会利益甚至还发生相互冲突。同时,过分强调市场化,也造成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和获得公共服务的不平等的矛盾。因此,本世纪以来,社会建设更加强调社会事业的公益性,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推动各项民生福利的改善、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和追求社会公平,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的不同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形态:与计划经济下的福利模式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是单位社会。单位社会解体以后,基于市场消费的社会形态是个体社会,这一时期将不同人口群体的社会服务需求推向市场,社会群体分散化,社会服务竞争性的扩大加剧了收入差距和社会福利差距。其另外的后果是,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时不得不面对分散的个人,带来极高的行政管理成本。在当前阶段,社会建设向公共服务模式转化,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还在逐步成形。除了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我们已经看到大量社会组织和草根组织正在形成,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应该是依托各种社会组织充分发展的法团性社会。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中介表达人民群众自身利益,以及实现政府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如果能够完成这样的转变,将推动社会自身运作的组织化,将改变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和政府公共服务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将更深层次上改变政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相互作用模式,并将通过社会民主的推进改变宏观社会政治格局。
  当前的社会建设正在向公共服务型社会建设转变。如果说在上一个时期中,社会建设过分依赖于市场,强调效率的逻辑;当前时期的社会建设显然更加强调社会公平的逻辑。在这个时期的社会建设表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国家正努力扩大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的覆盖面,同时也积极推动户籍改革,对原来排斥在城市社会福利体制之外的农民工群体也重视为其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二是强调社会建设的保障性,重视将社会建设作为减少贫富分化、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机制。三是强调社会建设的发展性,完善的社会建设本身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通过社会建设促进内需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社会建设的发展不仅在需求方面促进内需,也能够提高储蓄率和增加投资,同时,社会建设本身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四是包括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也开始重视社会性,经济学也越来越强调在分配中体现社会公平、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强调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政治学也在基层社会和网络民意中寻找推动政治改革的动力,并积极强调福利和政府责任,推动国家治理的转变。总之,在这个时期,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政治学家,包括法律学者,都开始越来越注重社会的关怀。
  以公共服务为主导的社会建设,主要还是一种社会事业建设,并没有过渡到社会体制建设。目前我们讨论得很多的社会改革,包括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改革、新农合、新农保、教育改革等等,基本还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改革。其主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民生福利的提高,解决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缓解社会不平等,缓解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并重新为维持稳定、促进社会整合建立共识。
  但是就推动社会建设而言,对于社会本体如何发育和运作、社会力量如何组织和动员、社会参与如何推动和实现、社会运行如何建构和保障、社会结构如何转变和优化,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实践还刚刚起步。对于社会体制的建设,我国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也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模式。例如一些地方成立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类似团委、妇联等人民团体下也培育起各种类型的社团组织,使我国社会组织在体制内逐步被发育出来。这些实践都是很有特色的中国经验,使社会建设过程出现了国家促进社会进行组织和国家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积极现象。但在另一方面,我国在社会体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体制障碍,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社会改革来加快推动社会体制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有了健康的公民社会,才能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政府。而且社会得到更充分的发育,才能够避免过分依赖政府推动的发展模式。从全球化的进程来说,全球公民社会的力量得到成长,正逐步在世界政府合作体系之外寻找推动全球治理的新动力,这样的一种全球公民合作的趋势也要求中国能够扩大国际社会组织的进入,并倒逼中国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因此,无论从进一步深化全球治理,还是调整当前过分依赖政府的发展模式,都需要社会建设从重视社会事业建设,到进而推进社会体制建设。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才能够不断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格局,并能够应对全球治理的更高层面的要求和挑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社会建设与社会认同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述论
    3. 加快社会建设必须改革社会全能政府
    4. 近年来社会建设的新变化
    5. 深圳改革,需要激活社会建设
    6. 社会组织建设应实现科学崛起
    7. 培养“两型意识” 建设两型社会
    8. 邱运华:政治要改革,但社会建设更迫切
    9. 社会建设如何定位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