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中美倡导的伙伴关系比较研究:演变过程与概念界定
发布时间: 2017-07-31    作者:陈永    来源:国际政治研究 2016-10-07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中国和美国各自倡导的伙伴关系既有渊源,又有显著不同。不过,由于伙伴关系概念缺乏清晰界定,关于伙伴关系的学理研究难以深入,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也难以摆脱美国主导的西方伙伴关系的语境。伙伴关系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外交政策概念。伙伴关系政策既承担国家对外战略任务,也有独特的功能。美国主导的伙伴关系是美国旨在维护世界领导地位,以联盟为核心而构建的具有等级和功能差异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关系。中国特色的伙伴关系是中国为了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而倡导的一种"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平等、和平和包容的新型国际合作范式。经过比较,伙伴关系可以被界定为一国为了实现对外战略的总体目标,基于特定的共同利益和可能的共识,与另一方正式建立的,具有较高政治平等性和政策灵活性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全文见附件

  1. 中美倡导的伙伴关系比较研究_演变过程与概念界定_陈永.pdf
  1.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实践、经验与挑战
  2. 中国与苏丹卫生合作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3. 中国工业发展政策的演进和启示
  4.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内在规定性及其启示
  5. 中国与联合国50年:实践、经验及未来展望
  6. 海外视域下的中国贫困治理研究
  7. 从“客场”到“主场”: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践的变化
  8. 1950—1975年中越两国政府在培训越南干部方面上的配合
  9.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救灾援助”
  10.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引进西方化肥生产成套技术设备的工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