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国际关系变化很大的一年,中国外交也有一些变化。有人总结说建国以来我们的外交是“十年一变,逢九必变”,至于2009年我们对外政策怎样变化,而且怎么评价这个变化我在这里就不谈了,我只分析外部形势的变化,而且着重分析这个变化对我们的客观影响这一方面。
2009年外部世界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中国国际定位和外交走向的因素:
第一是美国地位下降,导致世界上出现了一定的权力真空,所以未来的国际秩序可能更不稳定。美国也清楚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下降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振臂一呼从者如云,现在美国振臂一呼没人理他。所以,美国开始求助中国,就是在美国管不了的情况下,要求中国加大力度配合美国应对全球挑战。
胡主席强调中美是“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这一点美国是同意的。另外,就是国际社会其他成员对中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明确提升了,这是客观事实。
第二,2009年中国客观上被潮流推到了世界中心,这个态势比较明显,虽然中国并没有这样的主观愿望。问题是到了那个位置你就必须准备承担相应的责任,可是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实际情况是,我们中国人是真诚地、集体地认为我们不行;外国人是真诚地、集体地认为你很行,于是就出现了认知方面的差距。关于我们应该承担多少责任今后一定会有争端。
客观地讲,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我认为,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缩短了五年时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世界上最乐观的估计是中国在2015年GDP超过日本,其他的预测是2020年前后。现在的客观情况是2015年中国GDP肯定超过日本,至少从GDP超过日本这个指标来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缩短了5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第一个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抵御灾难的能力。
平时大家比的是谁跑得快,比的是发展进步的能力,中国过去30年GDP平均年增长9.8%,这就证明进步的能力很强;前年的汶川地震、去年应对金融危机,则证明我们中国人抵御灾难的能力非常强,这个事实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非常大。因为衡量一个国家的能力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个是增长的能力,还有一个是抵御灾害的能力。
昨天BBC报道说,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日本GDP是46000亿美元,中国是49000亿美元,那么,2009年中国GDP就已经超过日本了。根据世行最新的报告,2008年日本GDP是4.8万亿美元,2009年缩水5.4%,所以现在日本的GDP是4.6万亿美元。当然它没有考虑汇率变动因素,所以,世行的这个结论还有待观察。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今年GDP肯定超过日本,而且超过得还比较多。如果中国经济2010年增长率为10%,加上今年汇率升值,CPI上升,2010年中国的GDP可能直奔6万亿美元。所以我们不仅会超过日本,而且超过得很多。
2009年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应该是中国制造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是一个很硬的数据,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美国人已经知道他们的虚拟经济所占比重太大了,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例只有13%,农业是2%,服务业是85%,而中国制造业占GDP的47%。中国这个世界第一的含量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都是生产袜子,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比例只有20%多,三分之二是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品。世界上最大的钢铁、造船、汽车生产国是中国,现在高速铁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我们的机械加工(机床)也是第一,家电如冰箱、电视、空调等肯定也是世界第一,而且往往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在70%以上。
中国人强调我们的人均很低,在世界上排104位,但是,现在外国对中国的定位不看人均,而是只看总量,他们说中国13亿人,可能10亿人都很穷,但是只要有3亿人很富,那就是另一个完整的美国了,另外,美国还有1/6的人很穷,还有很多美国人领食物券,纽约教堂旁边每天还有很多人领饭,排很长的队。总之,我们强调人均,但别人强调总量。
现在的麻烦是外界基本上认定中国就是第二位,所以不管中国怎么否认,G2的说法还是在国际上很有市场。中国社科院把中国综合国力排在第七位,别国不认同。2008年3月我去印度做学术访问,我强调说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印度战略研究人员马上就说,你这是拉印度垫底,忽悠美国人,印度和中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国际上对中国的这种认知方式导致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加强了,其他传统大国(如俄罗斯、欧洲),以及新兴大国(如印度)对我们的疑虑也增加了。
第三,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家利益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边界,海外利益越来越大,所以维护海外利益的要求上升,而我们的弱点也就显现出来了。我们海外投射的军事力量很差,经济控制能力很差,文化影响力也很小,利益的扩展与保护海外利益的能力局限就凸显出来了。
第四个影响就是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具体讲就是朝核、伊核、巴以问题上,外界要求中国介入的压力也在增加。
最后就是去年的“时髦”问题——气候问题可能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中的新摩擦点。虽然这个问题的科学依据和经济影响仍有争议,但是在欧美这个话题已经成为政治正确性的问题。
中国是认真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但有自己的原则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中国参加了哥本哈根会议,我们对会议的成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欧美许多国家却怪我们破坏了会议的成果。
哥本哈根会议后,一个美国朋友对我说,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显示了外交力量,令西方感到震撼。这主要指每次记者招待会都是“七十七国集团+中国”。七十七国集团现在有130个成员国,再加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就让欧美有点发怵了。总之,欧美一是对中国在这次气候会议上的立场不满,另一个就是对中国的外交能力感到震撼。
在气候问题上另外一个让欧美心理很不舒服的原因就是中国在新能源方面起步晚,但进步快。截止到2009年中,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占全世界63%;新的太阳能光膜电池技术属于美国人,但主要在中国生产;中国的新增核能投资是世界一半;风能投资、生物质能投资、海洋能投资都是世界第一。所以美国、欧洲心理很郁闷,担心炒作气候变化、新能源,可能最后变成为中国产品做广告了。
总之在气候问题上,未来可能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矛盾。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