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中国为何遭遇"新殖民主义"质疑?
发布时间: 2010-03-05    作者:闫帅南    来源:新华网 2010-03-0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

   近年来,西方一些舆论将中国与非洲国家正常的友好交往与“新殖民主义”相提并论,歪曲中非合作,挑拨中非关系。我们应如何解读西方对中国的这一恶意和无理指责?新华网就此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

  问:近年来,西方舆论将中国与非洲国家正常的友好交往与“新殖民主义”相提并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西方人对中非关系的态度和过去相比是否发生变化?

  金灿荣:出现这样的恶意指责最直接原因还是中国在中非关系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而这种论调在九十年代几乎没有。整个九十年代西方其实对中国在非洲的存在不太重视,西方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有限。但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以后,中非贸易每年的增长率都是30%左右,截止到2008年每年的增长都是30%,非洲与域外国家的贸易,我们现在大约占到第二位了,欧洲是第一。这个势头之猛,让西方国家想象不到,感到意外。所以中国在非洲的成功导致了他们的紧张。

  除了经贸方面的推进比较成功以外,对西方来讲,中国的模式也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而中国模式对非洲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对西方国家来说,非洲是一个中长期的挑战,非洲人心理上如果靠近了中国模式,对西方的打击会更大,这是一个背景性因素。

  在西方国家中,欧美两方对中国的批评还有差别。美国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存在会扩大中国的整体战略影响,非洲会和中国靠得更近,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根基会更加强大。人们通常认为,拉美是美国的后院,欧洲则把非洲当成后院。所以欧洲对中国的指责方向和美国还不太一样,他们想的更多是经济利益和感情因素。

   其实日本和印度也对中国持批评态度,但调子不高,只是在和我们进行暗暗的竞争。这几年印度在非洲的投资也很多,但是西方人却完全不提印度。

  问:在欧美国家中除了这些指责,是否有反对和不同的声音?

  金灿荣:当然,在欧美国家中并不完全是这种批评声音,还是存在一些专家和学者持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比如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连续出版了《中国资产负债表》这本书,其中就涉及到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作者的观点是,首先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使非洲获得的外部资源加大了,因为中国的竞争,迫使欧洲、美国、日本、印度都也加大了投资。第二、非洲的自主性加强了,因为非洲接受了欧洲的援助,受制于人。

   作者基本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是一件好事,扩大了非洲的资源,形成了对非洲有利的竞争关系,还形成了模式选择。作者还具体分析了石油市场,2002年石油20美元一桶,到了2007年8月份涨到了147美元,石油价格巨大变动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投资而导致石油价格低迷。

   在欧、美、日、印的舆论里面,确实对中国的指责声音很大,我认为这恰恰是对中国经济成功的一种反映,对中国模式的一种恐惧。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客观的声音的,对中国的声音给予了积极评价,在欧美都有这种声音。

   问: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面对这种恶意指责应该怎么做呢?

  金灿荣:首先我们应当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哭泣去吧”。非洲在中国整个外交当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后还会更加深入的发展。非洲是中国第三世界外交的重中之重。

  总归就是说,非洲在我们整体外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未来会继续提升中非关系,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国际议题上中非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们不会因为西方或者非洲内部的某些批评就后退。

  当然也需要去面对这些负面的指责,首先欧美学界和政界应当增强沟通,减少由于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和紧张。在非洲本地,也要让非洲人得到实惠,要给当地人带来发展利益,实现双赢。在国际层面,也要通过三边对话这种方式做舆论宣传,化解负面的影响和偏见。

   西方国家现在说中国搞“新殖民主义”。他们自己搞惯了“殖民主义”,知道不得人心,现在想倒打一耙,把这顶帽子扣在中国头上。那么,我们看看中国和非洲的关系到底是不是“新殖民主义”?通过几次中非合作论坛,我们和非洲已经确定了中非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在政治上,中非之间平等互信。中国与53个非洲国家,不论大小、不论强弱,政治上都是一律平等、互相信任的。在经济上,中国与非洲是互利共赢的。中国在非洲展开经贸合作也好,投资也好,援助也好,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考虑非洲国家的利益,考虑非洲的发展,如何让他们摆脱贫困。在军事上,中非通过互助维护非洲的稳定、和平,也帮助非洲培养一些军事人才。但是,中国在非洲没有军事基地,未派一兵一卒。在文化上,中非是互鉴互学。

    1. 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成功经验
    2. 中国对非洲外交:理念与实践
    3. 中非合作的基础:民间交往的历史、成就与特点
    4. 理性认识对中非关系的若干质疑
    5. 中非前景:“细致而繁琐”的友好合作
    6. 《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2010》在乌干达发布
    7. 共生中的战略互构: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非关系“三部曲”
    8. 1955~1965年中国对非洲贸易研究
    9. 开启和发展中非关系的两个里程碑
    10. 中国援非五十年与中国南南合作理念的成长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