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复兴
发布时间: 2010-11-22    作者:何星亮    来源:光明日报 2010-11-22
  字体:(     ) 关闭窗口

  今年是中国民族学学会成立30周年。近日,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与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学术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辽宁、贵州、云南、上海、台湾等地区的200多位民族学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中国民族学30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指出,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应该继承老一辈学者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弘扬老一辈学者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风,在老一辈学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体系。

  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当前民族地区存在的重大问题,认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推进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缩小边疆与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的意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保障。

  部分代表指出,当代世界是文化交流和互补的时代,多元文化交流是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动力。不同民族文化应该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从而使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不少学者认为,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刻不容缓,应该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和措施,加大力度培育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 

    1. 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与实施
    2. 我国少数民族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3. 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堪忧
    4. 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
    5.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6. 中国少数民族生计方式转型与资源配置变迁
    7. 对“去民族优惠”观点的分析与思考
    8.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9. 我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法制保障
    10. 春节:少数民族的新文化符号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