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军事学是当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1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代新军事变革对中国军事和军事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军如何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时代要求,实现中国特色的军事现代化?值此“八一”建军节前夕,本报邀请军内外专家共同探讨。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诞生,已经走过了83年的光辉历程。22年的革命战争,锻造了这支人民军队的革命灵魂和钢铁般的战斗意志。新中国61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铸就了这支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根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潮流,注重质量建设,沿着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阔步前进。
30年迈出三大步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作出了两个重大战略判断:世界大战较长时间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它将深刻影响战争形态和军队建设。据此,领导军队由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实现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确立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通过大幅度精简军队,开创了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推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握世界大势,通过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到应付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推动军队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进入以信息化为主导、机械化为基础的复合式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党中央、中央军委进一步确立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强调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到打赢信息化下的局部战争上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强调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指引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聚焦于信息化这个时代主题。
连续三次大幅度裁减军队员额
压缩规模、优化结构、理顺体制编制,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变化和军队建设实际,先后于1985年决定裁军100万、1997年决定裁军50万、2003年决定裁军20万,使人民解放军的总规模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00多万减至230万,裁军幅度达42.5%。通过三次裁军:
军兵种结构得到优化。每次裁军的重点都是减少陆军一般步兵和其他装备落后的部队,加强海空军二炮和高技术部队。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陆军部队占全军比例已由近60%降至44%,海空军二炮部队占全军比例由20%升至30%以上,陆军集团军中专业技术兵种比例已超过了步兵,人民解放军“大陆军”的组织形态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各类人员比例关系明显改善。通过精简机关、减少干部数量、压缩非作战人员,军以上领导机关的编制员额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了一半左右;原来由干部担任的100多种职务改由士官或从地方招聘的文职人员担任,使干部数量大大减少,官兵比例由一度达到的1∶2.3改善为1∶3。
体制编制不断调整。在裁减员额过程中,按照高技术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要求,调整改革军队领导指挥体制、院校教育体制、军事训练体制、后勤和装备保障体制等,初步建立了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三军联勤保障体制和集中统一的装备管理体制。
以歼-10为代表的新一代武器装配部队
精兵必须配利器,武器装备是实现精兵的物质技术基础。面对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大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指导方针,不断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完善武器装备研制采购的竞争、激励、评价、监督机制,使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目前,我国已形成以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6大行业的11个大型军工集团为主体,由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纺织、有色金属等行业相配套,涵盖科研、实验、生产、教育等各领域,并由100多家非公有企业参与竞争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拥有近40万专业科技人员、近200名两院院士,具有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国防科技工业部门通过对高新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实施重点攻关,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国航天技术已从试验阶段进入应用阶段,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探月工程,卫星及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发射、测控形成体系,返回式卫星技术及航天发射、测控技术居世界前列;导弹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先进的空间飞行器技术、微小卫星、空间机器人和遥感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国防科技的创新不断转化为装备生产,新一代武器装备陆续交付部队。陆军装备有1100多项研究成果获各类科技进步奖,新一代坦克、装甲车、火炮已装备部队。海军新型水面舰艇和潜艇已列装服役。空军装备成就喜人,先后开发研制出具有科技含量高、性能先进的歼-8 II、枭龙、歼-10等新型战机。歼-10的批量生产尤为引人注目,它采用大量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我国航空史上数十个“第一”,能够在复杂气象和复杂电磁环境下全天候遂行作战任务,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信息能力的第三代装备已经形成战斗力。战略导弹部队,基本上形成了固体与液体并存、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的武器系列。军用电子信息装备全面走上自主创新阶段,一批电子战装备以及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以微电子、光电子、微波电子真空管器件为重点的大批军用电子元器件问世,电子信息装备向数字化、综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军事通信装备系统建设发展迅速,研制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所有这些,都使我军武器装备在信息化与机械化相互融合的发展中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
和平时期,军事训练是铸造精兵的基本实践。按照邓小平同志把教育训练提到战略地位的指示,中央军委始终把战斗力标准作为军队建设的唯一标准、把军事训练作为军队平时的中心工作,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既练技术战术,又练思想作风,尤其注重加强联合作战训练,推动全军由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全军建成了一批大型训练基地和作战模拟系统,军事训练内容取得了五个重大突破。
第一,为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第一次把非战争军事行动列入军事训练内容。
第二,在军种专业训练中,重点加强联合作战需要的基础训练,使军种训练与联合训练融为一体。
第三,适应武器装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把新装备需要的新技能训练与加强官兵科技知识训练结合起来。
第四,着眼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重点加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术基础训练、指挥控制训练和战法研究、训练。
第五,制定了系统的作战能力评估标准,按照新的训练大纲实行科学严格的训练考核。
这些都使部队训练的难度、强度和实战化程度大大提高,近年来全军大型联合军事演习的规模、次数、科目数量均创造了历史纪录。
85%的干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大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核心工程。党中央、中央军委始终把人才作为建军之本,持续不断地推进人才强军战略,出台了干部提拔晋升必须经军事院校培训制度,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制度,选派军官出国留学、培训制度,领导干部跨军兵种交流代职制度,按照能力指标体系考核使用干部制度(目前正在7个师旅级单位组织对干部实行面试、笔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测试、智能手段测试相结合的综合考评试点),评选奖励优秀指挥军官、优秀参谋军官、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士官制度等,对促进军队人才建设、造就高素质军事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军队有各类院校60多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100多个,先后向30多个国家派出军事留学生1700多人、短期培训师旅主官200多人。全国培养国防生的普通高校116所,建成国防生生源基地800多个,在校国防生已达4.8万人,北大、清华等31所重点高校每年为军队定向委培硕士、博士研究生1800多人。全军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已占85%以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67.7%,硕士、博士占10.4%;作战部队军、师、旅、团领导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占95%,受过本级军事院校培训的占56%,硕士、博士学位的师长、旅长、舰长日益增多。
士官作为我军新时期一支重要的人才队伍,其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已占士兵总数的60%上,一批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和拥有专业技能的地方青年进入士官队伍。大学生入伍的义务兵逐年增加,尤其是2009年冬季12万大学毕业生踊跃参军,使士兵中大学生的比例已超过10%。
所有这些,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军联勤与后勤保障社会化
收缩保障摊子,提高保障效益,是坚持走精兵之路的必然要求。2000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正式建立三军联勤体制,将各军区后勤部改为联勤部,负责辖区内所有军兵种部队的通用物资供应和通用勤务保障,海空军二炮的后勤系统仅负责各自专用物资供应和专用勤务保障,并于2004年在济南战区进行“大联勤”改革。通过联勤,不仅大大方便了部队,而且大大压缩了后勤规模,全军后勤人员精简了17%,后方仓库减少了27%,医院、疗养院减少了30%。
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军队办社会”的状况,国务院、中央军委大力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截至目前,全军5000多个营区的水、电、暖实行社会化管理,60多万人的饮食服务由地方公司承担,870多个军人服务社改由社会经营,160多个单位的通勤班车由地方公交系统提供,96%的军用装备物资实行市场化采购,由此撤销了2000多个食堂的人员编制,精简了5万多名军队正式职工。
走出国门履行和平使命
目前,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建立军事关系,与27个国家建立了防务安全磋商机制。2002年以来,中国军队与俄罗斯、美国、巴基斯坦、印度、泰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的军队举行了17次联合军事演习,中俄“和平使命-2005”和“和平使命-2007”两次大型联合军演,对增进两军友谊、提高联合反恐作战能力、威慑境内外恐怖势力具有重大意义。1990年以来,中国已参加1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维和军事人员6000多人次,任务区涉及十多个国家。2009年1月以来,海军已先后派出5批舰艇编队赴索马里亚丁湾护航。中国军队走出国门,以维护和平为崇高使命,赢得了联合国官员和所在国民众的广泛赞誉,在世界上树立了文明之师、英勇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原院长、上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