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国防建设70年
力推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
发布时间: 2010-08-02    作者:仲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7-27
  字体:(     ) 关闭窗口
   信息化时代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迫切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后勤保障理论,改革后勤组织体制和机制,建立一体化后勤保障力量体系,完成机械化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向信息化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实现一体、自适应、精确的信息化后勤。

  转变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是信息化时代军事变革的客观要求。机械化时代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是以物力积累、数量规模扩张、资源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的。如在二战期间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美军动用了大量的后勤部队,仅美军欧洲战区一级的后勤人员就达52万余人,占总兵力(未含海军)的34%。盟军为完成跨大西洋的运输,共损失了运输舰船2335万吨位,最终运抵英国的美国陆、 海、空军部队167万人,作战物资600多万吨,作战飞机1万多架,集结舰船 5700多艘(其中后勤保障舰船4000多艘)。为此,英国人不得不新铺设了280千米的铁路,修建了126处野战军用机场、123处营区、100座大型仓库以及13万张床位的医院。当时为这座大兵营提供直接保障的后勤人员多达40余万人。此种后勤保障力的生成依赖的是数量规模。这种生成模式导致后勤像滚雪球一样,财力投入日益增长、资源消耗日益增多,后勤系统日益臃肿,后勤管理日趋复杂,后勤库存日趋庞大,以致国家难以承受。

  信息时代军事变革的突出特点是利用高新技术实现精确与高效。主要表现在:在战争中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基于效果作战,快速高效地达成战争目的。为适应这种作战需要,未来部队在拥有强大杀伤力的同时,还要能快速部署且具备特种部队的灵敏性。与此相应,对未来部队的后勤保障强调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手段和精确细致的决策筹划,科学地运用各个层次和各个级别的后勤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准确数量、质量的物质保障,实现保障效益最大化。具体表现在:一是物资能够更快地到达士兵手中;二是申运时间由以天计算变成以小时计算;三是装备完好率提高;四是库存的数量正好够用,既能“以防万一”,又能使物资供应“恰好适时”。

  转变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是科学技术“革命性”推动的必然结果。在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的演变中,科学技术始终是主导因素。科学技术既对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的基础要素产生决定性影响,又深刻影响其组合方式及实现途径。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内在“革命性”力量。

  首先,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发展及应用,为后勤保障力生成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一是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后勤物资可视提供了可能;二是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构建网络化的后勤指挥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三是新材料的应用为后勤保障力生成提供了新手段。

  其次,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的发展及应用,为后勤保障力生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信息技术拓展了先进仿真技术应用的范围,利用仿真技术可以评估后勤新概念、新技术的潜在效果,为制定后勤装备投资计划、确定后勤装备优先发展等级等提供依据,还可以建立各种未来作战想定模型,验证与后勤装备相适应的保障理论和运用方案等。同时,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的发展为构建智能化的需求预测系统提供了可能,从而破解困扰后勤人员的“需求迷雾”。

  转变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是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本质核心。我军后勤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深刻地改变了全军后勤面貌,使后勤现代化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观点的提出是我军半个多世纪后勤现代化实践的历史延续,是我军后勤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利于促进后勤保障体系实现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建立信息化时代的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与挑战,更新保障理念,大力推进保障体制、保障手段、保障方式和后勤管理的全面进步与协调发展。(作者为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部副教授、空军上校)
    1. 精兵之路从百万裁军出发
    2. 变革潮中走有特色的军事斗争准备之路
    3. 瞄准体系 建设强军
    4. 锻造国防新军壮大和平实力
    5. 人民军队沿着中国特色精兵之路阔步向前
    6. 军事技术自觉:推进军事变革的基础
    7. 沦陷区研究应成为中国抗战史研究重要内容
    8. “军队信息化建设与装备技术创新”
    9. 创建中国特色的军队信息化制度体系
    10. 信息化战争形态拓展战争价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