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国防军事
兵民结合,锻造强大后备劲旅——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述评十四
发布时间: 2013-07-02    作者:记者 刘万平    来源:解放军报 2012-10-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全军某重大集训活动现场,一支由预备役官兵组成的分队,成功参与了演习地域电磁频谱管控任务。

  这些预编官兵,来自我军最年轻的预备役部队——全军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组建刚刚两年半的这支国防新旅,已成为我军一支新型作战力量。

  兵民结合,融合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放眼大江南北,一支支国防后备劲旅,正沿着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大道顺风而进,铿锵前行。

  聚拢资源,挖掘潜力——融合发展受益大

  国防后备力量寓军于民,双重领导。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既有先天“基因”,又有独特优势。

  2010年初组建的全军预备役频管中心,堪称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作。

  电磁频谱属稀缺战略资源,具有军民共用属性。国家无线电管理行业建有覆盖全国的无线电监测网络,拥有一流的人才、技术和装备。军委、总部作出在无线电管理行业组建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部队的重大决策,就是要将行业优势资源转化为国防实力。

  成军两载,初露峥嵘。从保障深圳大运会到参加全军重大集训,这支新型预备役部队表现不凡,实现了一开局就正规、一起步即形成战斗力的既定目标。

  “嵌入”高技术行业,成建制编组队伍。我军预备役部队发展史上的这一探索,折射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路: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聚拢各方资源,挖掘社会潜力,推动后备军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去年12月16日,参加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的军地代表,来到津门参观。在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一套由大、中、小型指挥车和单兵背负站等装备组成的网系集成、全域可视的指挥系统,引起大家的关注。这是天津市军地携手,为提升后备军应急应战能力量身打造的新型装备。目前,天津警备区所属人武部、预备役团均配备了装载短波电台、卫星电话、北斗定位系统等7种通联手段的应急指挥车,危急状态下至少可保持72小时指挥不间断。

  曾几何时,有人戏称人武部的实力为“七八个人、十来条枪”。而今,它们却拥有了这样先进的装备,代表们直呼“给力”!

  只有聚力,方可“给力”。

  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地纷纷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组织布局,结合城乡建设规划强化基础设施。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走入民兵预备役方阵,大批高科技装备拥有了国防“户口”,给国防后备力量增添了虎虎生气。

  紧贴时代,致力转型——顺势而动气象新

  一头连着国防,一头根植社会。民兵预备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党的十六大以来,总部和国家有关部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发展。从组织调整到队伍建设,从军事训练到政治教育,从军地协调到后装保障,无不充满创新之举。

  既要拉得出,更要用得上,民兵预备役建设的现实要求,决定了编兵整组的重要意义。把“兵”牢牢抓在手里,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各地按照中央有关决策部署,顺势而动,将民兵预备役组织由农村向城市拓展,由生产企业向行业系统、科研单位和院校拓展,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拓展,进一步优化了队伍结构,提升了建设质量。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一些地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新路子。

  近年来,各类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迅猛。“三区”虽非国家行政区划,却聚集着大量人才和科技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用于国防建设?

  江苏无锡、苏州、常州等地武装机关对此进行了探索。他们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出台文件,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三区”设立人民武装办公室,由军分区派出现役军人,实施军地合署办公,园区党委书记兼任人武办第一书记;对实行和上级政府合署办公的“三区”,给所在区县人武部增配现役干部,将民兵工作拓展至“三区”。去年7月,江苏省军区推广了这一经验。截至今年5月,该省31个国家级“三区”、113个省市级“三区”全部建立基层武装部,“三区”编兵数量占到全省民兵的40%。

  基地化训练,网络化教育,社会化保障……民兵预备役工作中的这些新气象,无不散发着鲜活的时代气息。

  转型,使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奏出和谐动人的乐章!

  听党指挥,服务大局——关键时刻显身手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党管武装,首先管的是方向。道理很简单:民兵预备役人员平时分散在不同岗位上,如何统一思想,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是头等大事。

  这些年来,军地各级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高度,把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作为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利用整组、集训等时机开展集中教育,而且还与社区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到红色遗址参观瞻仰,学习党史、军史和新中国发展史。

  正是因为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民兵预备役人员才知道“该听谁的话,该往哪里走”。

  2011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颁发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两个《规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夯实了后备军建设的“生命线”。

  听党指挥,服务大局,关键时刻看表现——

  从三峡大坝到南水北调,从青藏铁路到京沪高铁,在一项项“国”字号工程建设中,大量民兵预备役人员栉风沐雨、攻坚克难,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

  从北京奥运会到国庆大阅兵,从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在一次次广受瞩目的重大活动中,众多民兵预备役人员担负了安全警戒等保障性任务,虽在幕后,作用不容小觑。

  更令人难忘的是,这些年来,在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次次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后备军战士闻令而动,屡屡冲在一线、担负重任。他们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这些载入史册的场景,记录了新时期后备军的风采与殊荣!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国家安全,为了社会稳定,更有大批民兵预备役人员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在边防线上,在铁路沿途,在桥梁隧道,在很多不为人关注的地方,他们年复一年地巡逻值守。

  没有花环,没有奖章。但他们的功绩,同样镌刻在祖国的大地上。

    1.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与基本经验
    2. 十六大以来“建设创新型国家”述论
    3.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 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述评七
    5. 用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中国发展
    6.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阵快速崛起——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述评四
    7. 邓小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贡献
    8. 梁光烈: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9. 新中国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