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它经过了怎样的形成过程?其主要内涵是什么?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路径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本文拟通过梳理十六大以来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文献,对以上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形成过程
十六大以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形成过程大抵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六大至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的提出和酝酿阶段。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要求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11月,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讲话,提出“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牢牢掌握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90、491页。)2004年6月,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参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在制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同时,200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面向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第18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发言时强调,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参见《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9日。)2005年3月、6月、10月,党中央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胡锦涛3月12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818页。)温家宝3月2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人民日报》2005年3月29日。)6月27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工作。会议强调,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会议指出,今后15年,我国科技工作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参见《人民日报》2005年6月28日。)10月8日至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至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中央全会的共识,并被确定为全党全国的战略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