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新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10年间关于军事后勤的新词条激增:大联勤、社会化保障、现代后勤、信息化后勤、军事物流……总计约有1100条。
与此对应,10年间,后勤领域一些旧名词逐渐淡出:“粮草官”“火头军”“军用粮票”“军用油票”等等。
这一增一减,变化意味深长。经过10年跨越发展,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我军后勤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
2011年伊始,总后勤部下发《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试点目标任务框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任务”。
我军后勤建设,犹如一艘巨轮,迎着新军事变革的潮汛鼓浪扬帆,驶向更加宽阔的新航道。
实行联勤改革,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
20世纪最后一年,英国巴斯城。37个国家的军队代表在这里聚会,共同探讨联勤这一话题。
这一年,中国军队走向联勤,引起诸多国外同行的关注。
2003年,我军着手以“军区联勤”体制为基础,探索进一步推进一体化保障的途径和模式,并从2004年开始在济南战区进行大联勤改革试点。
2007年,我军在济南战区正式实行大联勤体制,实现了联勤机构三军合编、保障实体统管共用、供应保障统一组织、后勤管理分工协作。
“大联勤”,是三军后勤保障一体化的形象说法。我军未来作战样式,将是三军一体化的联合战役。一体化联合作战,必然呼唤一体化联合保障。
党的十六大以来,联勤体制发挥出巨大威力——
山东半岛,“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现场,陆、海、空三军部队云集,济南军区联勤部依托联勤试点体制实施保障。空军空降兵一落地,联勤部队已经安排好供给,再也不用自己带营具、买粮食。海军陆战旅刚登陆,联勤油库已经将输油管敷设至营地。隆隆炮声中,联勤野战救护所、海上医疗队、空中直升机医疗救护组构成立体救护网,圆满完成了卫勤保障任务。
川西山区,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军和武警部队14.6万官兵从四面八方驰援而至,成都军区联勤部在数万平方公里的救灾区域内,紧急开建野战兵站、野战医院、医疗救护所、临时加油站、军粮供应站,形成了强大的三军联勤保障网络,救灾后勤保障指挥高效、行动迅速、运转顺畅。
目前,我军正以联合作战体系建设为牵引,以总部和大单位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保障体制一体化。各类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战略、战役、战术后勤保障能力协调发展,各个方向、各种样式的后勤准备相互策应,三军保障力量正在形成整体。
加快军民融合,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
2011年的春天,驻守南沙群岛赤瓜礁的指导员何志春掏出手机,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至此,中国移动的手机通信信号覆盖我军驻南沙全部岛礁。
佳讯频频传,盈盈一水间。时隔不久,中国工商银行西南中沙群岛支行与内地银行系统联网,西沙官兵也用上了银行卡。
四级军士长关延国高兴地说:“以前探亲休假往家带工资,总是怀揣现金下岛,现在一卡在手,方便又轻松。”
一幕幕喜人新景,像南海的春潮,夕潮刚落,朝潮又起……
2002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文,第一次提出要把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
短短10年间,后勤保障社会化从非作战部队延伸到驻大中城市的作战部队,从军以上机关延伸到小散远单位,范围从饮食保障、营房保障、商业服务社会化逐步拓展到公务用车、医疗保障、被装筹措、油料保障、通用物资储备、非公务电话通信保障、军人子女教育社会化等方面,目标从注重生活保障、常态保障延伸到应急应战。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式应急投送保障基地建成,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编队依托国有大型航运企业及驻外中资机构等力量,完成了远海补给。
据统计,全军迄今已有1600多个单位、60多万人的饮食保障由社会承担,5200多个营区实行地方物业管理,近4000个单位的油料供应实行社会化保障,小远散单位的16万军队人员门急诊由社会医疗机构提供保障,96%的军队被装物资由社会提供。
2011年10月,《军队保障社会化“十二五”规划》印发。根据这一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军将基本完成后勤保障社会化,初步构建起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保障体系。
走进数字时代,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
这是个不太大的动作:2010年8月,海南省军区某炮兵团战士袁淼淼撕下了水杯、床头柜等物品上的名字,贴上了一张“二维码”。至此,该团从公共物资到个人使用物资,都完成了“数字身份”登记,有了数字代码。
这个动作意义并不小:从名字到数字,不是代码标记的简单更换,而是后勤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风向标。信息化后勤建设,使物资保障更加准确及时,实现了物资领取、发放自动化和可视化。
10年来,信息化成为我军提高后勤保障力的倍增器。全军后勤数据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后方仓库、战储管理和后勤装备管理3个信息系统先行建设完成;被装、油料、运输、采购、药材等物流分系统建设已经展开,一个基于统一技术体制和集成运行平台,纵贯后勤机关、保障实体、受供部队,横跨军地物流业务主管部门,融合物资保障全要素、全流程的物资保障大系统,正逐步建成。
10年来,在研制配发第二代后勤装备体系的基础上,我军构建起新型后勤装备体系,建立起野战后勤指挥、野战货场物资可视、机动目标跟踪、野战输油管线指挥控制、远程医疗等多个后勤装备信息化系统,信息化装备比例提高7倍以上。
2010年6月1日,中央军委批准总后勤部《关于在全军推广军人保障卡的意见》,标志着军人保障卡推广工作正式启动。
军人保障卡,一卡走军营。这种卡通过存储我军人员信息和后勤业务信息,实现了军人供应保障身份确认和持卡发薪、持卡消费、持卡就医等10项功能目标。
据了解,目前依托全军卫勤信息系统,全军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实时掌握。全军远程医疗系统延伸到神仙湾、墨脱、南沙等偏远地区950多个单位,边远艰苦地区官兵“看病难”问题得到很大缓解。
提升保障效益,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
新兵张景身高1.82米,脚穿43码的鞋。初入军营的他,做梦也没想到,连队司务长发的07式新军服这么合体。
司务长笑着说:“不光是你一个人,经过与兄弟单位联网调剂,咱全团官兵的服装发放适体率达到了99%呢!”
新兵张景的故事,只是万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提升保障效益,推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是我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一个时代课题。
10年来,全军后勤按照“一保战备、二保生活,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建立了资产配置标准化、核算动态化、处置规范化、统筹资产调配与预算安排的“三化一统筹”模式,统配实物标准化供应率达90%以上。通过建设“军财工程”“军油工程”“军审工程”,全军后勤实现了系统集成、内部融合,极大地提高了保障效能。军队还普遍实施“阳光采购”,通用物资公开招标,节约经费15%以上;开展军队资源节约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军部队节水2.75亿吨、节电12.9亿度。
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保障的是打赢,受益的是官兵。10年来,部队一类地区一类灶伙食费标准增长50%,官兵吃上国家粮食标准最高质量等级的米面油豆;普通士兵医疗保障标准5年增长30%,保障用药品种扩大到2135种;一大批功能配套、信息智能、生态低碳的现代营房拔地而起;全军官兵换发07式军服,军服保障水平跨入世界军队先进行列。
10年来,我国还出台了军人保险法,完善了军人伤亡、退役医疗、随军未就业军人配偶保险等制度,解除了官兵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增强了全军官兵的荣誉感、自豪感。
10年发展,10年跨越。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洪流中,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越己者,恒越。”坚持不懈,稳步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