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 2011-06-30    作者:黄 铸    来源:人民日报 2011-06-30
  字体:(     ) 关闭窗口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和引路人。他曾用两句中国著名的通俗谚语表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思想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从一般的哲理说来,“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摸索前进。邓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这就要注重认清和掌握实际情况特别是本国的国情,并且要不断研究和掌握新的情况。要勇于摸索和试验,在摸索试验中前进。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在实践中学习,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的地方,及时改正。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实际上就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解放思想,不惟书本,不死守成规,不思想僵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不断摸着石头过河和实践检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在实践中摸索的过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并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首先要摸索和检验的第一块石头,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创举和实验。所以,深刻认识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倡向苏联学习,但强调不照搬苏联经验和模式。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在国家制度上没有照搬苏联的联邦制,而是在单一制统一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苏联有很大不同。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赎买逐步进行和平改造,而不是没收。对农业是由互助组到合作社逐步发展,也与苏联不同。历史证明,我们这样做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在改造中经济没有受到损失,政治上保持了全国大团结。1956年,毛泽东同志写了《论十大关系》一文,全文都是“以苏为鉴”的。文章在总论中就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个社会主义比我们搞得早的有苏联,还有东欧。我们开始的时候搬它们的,看来它们的东西也并不那么成熟。即使是很成熟的,但毕竟国家不同,各有各的历史,各有各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状况,照搬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成功的。”结论就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 中国道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更新和超越
    2.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梦想
    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4. 龙文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5.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三个维度
    7. 坚定理论自信
    8. 1956: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年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有机统一
    10. 时和势都在我们这边——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①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