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中苏建国初期国情之比较
发布时间: 2012-02-14    作者:任超阳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2011-08-14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使占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苏俄和新中国都是从封建性的社会走向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两者在建国初期面临着相同的任务,但是两国的基本国情却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以中苏两国建国的国情为基点,从经济条件、政治环境、民族传统、外交关系几个方面比较其异同,侧重点在于中国与苏俄的不同之处,旨在说明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要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方法,走一条适合本国建设的特色之路。今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但我们党在辉煌与稳定发展中迎来建党90周年,抚今追昔,我们要吸取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文见附件
  1. 中苏建国初期国情之比较.pdf
  1. 中苏论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推动中苏进入“蜜月期”——1954年周恩来与赫鲁晓夫的几次接触会面
  3. 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的历史变迁
  4. 费正清关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未能持久原因研究
  5. 詹欣:美国对华核战略与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
  6. 日内瓦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实现———兼论1955年前后的中苏关系
  7. 侯波:把握中国“最大国情”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8. 牢牢把握初级阶段国情
  9. 胡培兆:符合国情的经济学才有生命力
  10. 季晓南:国企渐进式改革更符合国情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