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表征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掌握了国家形象的制造权,有利于拥有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就可以较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
○要在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各方面,努力塑造中国的和平、民主、发展、开放、和谐的形象。要把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战略和对外方针的实施统一起来,建立和完善国家形象塑造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国家形象宣传传播的方式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国家形象上升为国家利益的新内涵、国家实力的新特征和国家发展的新战略,受到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表征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我国当前的国内建设和对外关系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塑造符合国情和时代特征的良好国家形象,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
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内外公众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状况的总体的印象和评价,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社会对它的认知的结合,是该国综合实力特别是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国家形象及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战略意义。
一是主观认知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国家形象本身是一种印象和认识,是一种主观判定。国家形象产生的基础是该国的国情国力实际,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首先是由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客观情况决定的,它往往是理性认识和感性印象的混合物,并非全面客观地反映该国的国情实际。国家形象一旦形成,它就会造就该国的国际舆论环境,产生一种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增强或削弱该国的综合国力。良好的国家形象首先来自该国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的完善、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同时,积极主动地塑造符合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良好国家形象,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二是国内公众与国外公众的关系。国家形象是公众的一种主观判定,国家行为时时处于国内外公众的观察、感受之中,世界各国的观察者对该国的行为进行评判,国家形象便由此而生。由于世界观、价值观、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不同,也由于国家间的利益矛盾,国内公众对本国的认知与国外公众对该国的认知会有差别,不同的国外公众对该国的印象也会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国家形象更侧重于国外公众或国际社会对对象国的印象和认知。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国内事务与对外事务、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已经密不可分,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国内外公众对该国认知的结合,成为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交往和互动的产物。因此,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就要正确认识政府与公众社会的关系,树立公众意识,既要注重国外公众的感受和印象,也要注重国内公众的反响和国家的自我认知,正确引导国内外社会舆论的互动。
三是国家形象的判定标准与传播媒体之间的关系。国家形象的产生是公众通过对对象国的各种信息的获取、综合、加工从而产生整体印象的精神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媒体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国外公众主要是通过国际主流传播媒体获得对象国的原始信息以及经过加工的信息,甚至直接接受国际主流媒体的评判。一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的评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媒对该国行为的报道和评价。国际主流媒体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国家形象判定者的角色。因此,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加强本国自身形象塑造能力的建设以及对国际主流媒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拥有准确、灵活、多样、高效的自我表述能力与技巧。
由此看来,国家形象是该国客观实际与公众主观认知、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取决于该国的国情国力实际,同时也取决于国家的塑造能力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掌握了国家形象的制造权,有利于拥有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就可以较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一个国家如果忽略自身形象的塑造,不去主动表达自己,就必然被他国所塑造甚至捏造、歪曲、丑化。失真的国家形象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惯性作用,要修正、改变此形象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积极主动塑造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良好国家形象,有利于维护和扩大国家利益,有利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高本国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创造有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实现国家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