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专题书目 >>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专题书目辑要 >>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专题书目
《中国共产党治国经济方略研究(“执政六十年”丛书)》
发布时间: 2011-08-24    作者:武力、彤新春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0-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共产党治国经济方略研究(“执政六十年”丛书)》

武力、彤新春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版

内容提要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发展事件为纬,以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决策为主线,全景式地再现了我们党经济方略的曲折发展历程和演变,清晰地梳理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脉络,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代又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雄才伟略,感受到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在是人民之福,实在是中国之福。
60年弹指一挥间,历经沧桑巨变,历经荣辱洗礼,迎着新世纪初的烽烟,回望共和国走过的升腾之路,能够由衷地激发起我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豪迈的历史责任感。在被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我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打开国门后,面对诱惑和陷阱,我们也取得了对外开放的丰功伟业;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一幕幕瑰丽的历史画卷铺陈我们党的高超智慧和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恢复经济和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方略
第一节 执政初期面临的残破经济基础和严峻国际环境
第二节 巩固新生政权的三大经济举措
一、平抑物价
二、统一财经
三、调整工商业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确定
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三、开展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第二章 加速工业化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方略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确定
一、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和环境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形成
三、“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四、八大前后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顺利实现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八大前后对所有制问题的探索
第三节 应对经济“紧运行”的综合平衡办法
一、1953年的小“冒进”与稳步前进方针的提出
二、1956年“冒进”的形成
三、“反冒进”的提出及初步实施
四、八大前后的继续“反冒进”
第三章 完善单一公有制和探索计划经济的方略
第一节 “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的两种探索
一、八大前后的探索
二、“积极平衡”思想和“大跃进”
三、应对危机的国民经济调整
四、国民经济调整中的新思路
五、精神激励方法的充分运用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方略
一、“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冲击和破坏
二、经济工作中的三项重要举措
三、艰难进行的两次经济整顿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方略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关于经济发展的方略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调整方略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
三、调整积累与消费关系的方略
第二节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略
一、因势利导实现农村改革突破
二、及时启动城市经济改革
第三节 关于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整
一、“四个现代化”战略发展目标的提出及重要意义
二、“三步走”战略构想的提出
第四节 改革理论的新突破和应对经济波动
一、党关于改革理论的新突破
二、错综复杂的发展与改革
三、对经济环境和秩序的治理整顿
四、治理整顿中的继续改革
第五章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略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和方略的确定
……
第六章 跨世纪战略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第七章 科学发展指导下的全面发展战略
第八章 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经济方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 张星星: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统一
    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共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与践行
    3. 王爱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与经验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演进、特征及其意义
    5.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调整、改革和经济增长的探索
    6.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7. 论中国共产党的海防思想及战略
    8.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9. 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10. 历史永远眷顾奋进者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