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图书评介
中俄解密外交档案汇编合作的最新成果
发布时间: 2017-02-22    作者:郭永虎 燕飞    来源:国史网 2016-11-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评介 

  近年来,随着中苏关系外交档案文献的部分解密,学界对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中苏关系史研究层面,外交档案解密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继2009年《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49年10月~1951年12月)》出版之后,201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再次出版了《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以下简称《汇编》),收录了1952年2月至1955年9月20日期间在中苏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代表性文献。《汇编》对于深入研究50年代的中苏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撑。 

  1952~1955年是中苏关系“蜜月期”,《汇编》收录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声明、政府间往来信函、会谈记录等珍贵史料。因此,《汇编》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苏亲密合作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史上的重要阶段,展现了两国卓有成效的建设成就。 

  收入《汇编》的中方文献,主要是由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和中央档案馆提供,还选用了部分业已公开发表的重要文献。俄方文献由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历史文献局提供,主要是来自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等部门。《汇编》全书共收入128篇文献(不含附件),按照文献形成时间顺序编排。全书按照题材可分为10类:关于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讲话、电报以及信件共46篇,关于中苏两国领导人、外交部的照会共17篇,关于中苏的协定及议定书共14篇,谈话记录共10篇,国书共8篇,中苏之间的贺电及复电共7篇,中苏公报共7篇,中苏两国政府的宣言、意见书及公告共7篇,苏共、中共的指示及决议共6篇,工作报告共6篇。另外,《汇编》也可按文献主要内容分为9类:关于中苏政治方面的文献5篇、经济方面的文献30篇、文化方面的文献20篇、医疗方面的文献2篇、外交关系方面的文献31篇、军事方面的文献3篇、高层领导交往的文献27篇、关于国际会议的文献8篇、交通方面的文献2篇。 

  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文献来源丰富。《汇编》中的文献资料共有13个出处,其中出自中国中央档案馆的文献8篇、中国外交部档案馆的文献22篇、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档案的文献1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档案的文献3篇、中国天津市档案馆的文献1篇、中国《人民日报》的文献48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的文献3篇、中国《中共党史资料》的文献1篇,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的文献32篇、俄罗斯联邦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的文献1篇、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的文献1篇、苏联《真理报》的文献2篇、苏联《消息报》的文献5篇,总计128篇文献。这足以说明其文献资料来源的丰富。 

  第二,史料价值较高。《汇编》对于记录一些重要历史时刻的文献都有收录,比如1953年斯大林逝世、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朝鲜停战协定》签订、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1955年苏联归还旅顺港、苏联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中国与苏联的重要人物讲话、信件以及谈话记录也在《汇编》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汇编》收录的大部分文献属于原始文献,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据俄罗斯外交部历史文献局局长介绍,《汇编》中近一半的文献是首次发表,还有一些是绝密文件,内容真实可信。例如,《维辛斯基就派遣专家事给斯大林的报告》这一文件出自“俄联邦对外政策档案馆,0100号全宗,45号目录,350号卷盒,77号案卷,第14~26张”[1],文件出处十分详细,而且,在这个正式文件后还增加了“附件4 中国政府申请的134名专家资料”[1](p.22),详细列出中国政府在各部门中申请专家人数与苏联建议派遣专家人数,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该文件的真实可信。 

  《汇编》的文献涉及1952~1955年中苏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弥补了现有研究材料的缺口。近几年,学术界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的研究颇多,但是在苏联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援助方面的研究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汇编》对于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例如,在《斯大林就向中国提供防疫援助事致周恩来的信》中写道:“我们将向中国派遣您在3月7日电报中所列专业的9位专家,工作期限不超过3个月。他们将携带必要的实验标本和装备。专家将在3月25日之前抵达中国。”[1](p.7)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类人才甚是缺乏,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更是如此,苏联对新中国提供的防疫援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苏联医院及疗养所治病的协定》中指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为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愿望,同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送至苏联医治的病人,给予治疗的帮助。”[1](p.72) 

  总之,《汇编》较为系统地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各个领域开展交往与合作的情况,不仅为研究中苏关系的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而且也将为增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往发挥独特作用,为促进中俄关系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正如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该书序言中指出,这部《汇编》向世人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交往的重要历史瞬间,见证了两国人民深厚的传统友谊,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 

  [ 参 引 文 献 ] 

  [1]《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版,第23页。 

  [责任编辑:叶张瑜]

   本文原载于《当代中国史研究》2106年第6期

    1. 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留苏教育研究
    2. 1964年中苏第一轮边界谈判的历程及基本经验
    3. 对中苏两国庆祝“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1周年活动的双边考察
    4. 苏共二十二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5. 1961年苏联驻华使节在中国自费旅行事件考
    6. 政治史与思想史的互动:史华慈对中苏关系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7. “友好 恶化 敌对 缓和”看中苏关系近40年变迁
    8.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
    9. 1969年中苏核危机始末
    10. 破镜重圆:1965~1969 年的中朝关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