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抗美援朝专题 >> 抗美援朝运动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
上海工商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 努力生产稳定物价抗美援朝
发布时间: 2010-07-16    作者:本报讯    来源:人民日报 1950-11-06
  字体:(     ) 关闭窗口

  项叔翔:“美国强盗在朝鲜的侵略战争,已经构成侵略整个亚洲的战争。由于中朝边界仅一江之隔,由于美帝飞机在东北边境上盲目轰炸扫射的挑衅行为,正严重地威胁了我国东北边境的安全。我们决不能听任业已证明为‘中国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占领朝鲜,奴役朝鲜人民,‘唇亡齿寒’,我们决不能置身事外。今日全国人民对美国强盗无不同仇敌忾,我们应该赶快给朝鲜人民以援助,为捍卫祖国确保亚洲的安全,予美帝纸老虎以打击。”

  毛啸岑:“邻家被暴徒纵火,我们应该怎样办?协力扑灭呢?还是提了箱笼往外跑?火延烧开来,你自己的屋子保得住吗?前天凤阳路同春坊陈姓遭盗劫,同顺和茶庄店员唐树华、凤兆荣为什么肯奋不顾身,帮同擒盗?这说明了遭逢暴徒的侵凌不能袖手旁观、坐视不救的。我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遭到暴力侵凌时,我们不是可以侮辱的。我们是有力量保卫安全,反抗强暴的。

  自从美帝在朝鲜发动疯狂的侵略以来,世界和平已大感威胁。尤其最近的演变,宛如火已烧到我们的屋檐,强盗已到了我们的大门口。我全国人民为保卫世界持久和平,必须团结起来,把四亿七千五百万人民的伟大力量,来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者任何一切侵略行为。我们应该进一步的援助朝鲜,同时也是为了保家卫国。

  我们反对战争,我们要和平,但如和平受到破坏或威胁的时候,我们并不畏惧战争,我们强大的人民力量,可以给侵略者以无情的打击,从而争取和平。尤其是我们工商界人士,更要万分镇静,加强时事学习,不听信谣言,不作投机,哄抬物价等等一切利敌行为。我们更应该加紧生产,以实际行动表示我们有无限信心,打倒美帝的侵略。”

  经叔平:“过去美帝一贯的用花言巧语来蒙蔽它的侵略罪行,但现在它的狰狞面目已经很清楚的暴露出来了——是它跑到朝鲜国土上来打,不是朝鲜人民跑到美国去‘侵略’。在和平民主的阵营中,中朝是休戚相关的,唇亡齿寒,我们绝对不能置之不理!而且必须立即用实际行动去支援朝鲜人民,抵抗美帝侵略,来保家卫国,保卫我们子子孙孙永远的和平生活。”

  颜耀秋:“我们机器工业多年来受尽帝国主义的摧残,仇深创痛,因而我们从事机器工业的人士对于帝国主义者都是同仇敌忾的。远的不谈,近如‘七七’事变,日寇侵我,机器业除竭力为我军赶造枪炮之外,于情势暂时逆转时,又率先西迁,保存国家元气,继续支持抗战,足见爱国赤诚。今当美帝蹂躏我邻邦朝鲜,侵我台湾,蓄意破坏世界和平之际,我们机器业自当及时奋起,绝对遵从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全国人民在一起,以百倍于当年抗日的勇气和战志,用实际行动来抵抗美帝的侵略,并支援朝鲜人民的正义战争。

  杨俊生:“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和我国台湾,其蓄意扩大侵略,破坏世界和平的企图,已昭然若揭。对于帝国主义者,如果我们表示畏缩,将助长其凶焰,不免遭其侵略,所以我们唯有积极准备,显示我们伟大的力量,给美帝以致命的打击,才能保卫全人类的和平与幸福。我们造船业过去在民族解放战争中曾经尽过力,如今为了支援朝鲜人民,抵抗美帝侵略,我们必将贡献出更大的力量来。”

    1. 新时期上海的外来人口与城市发展
    2. 1950~1966年上海市居民零星自建住房研究*
    3. 上海解放后英国针对国民党封锁上海的对策及成因
    4. 工商界的抗美援朝运动与税收工作
    5. 天津工商界续捐飞机七架
    6. 习近平和阿博特共同出席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
    7. 习近平出席中德工商界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8. 贾庆林会见出席京台科技论坛的台湾工商界代表
    9. 石家庄市工商界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前进
    10. 国外学者评析邓小平南方谈话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