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武装力量建设史
新中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人民军队职能使命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 2009-12-21    作者:李峻 王喆    来源:军事历史 2009-12-21
  字体:(     ) 关闭窗口

  军队的职能使命,是一支军队所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必须发挥的特殊作用,它规定着军队建设的指导原则、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忠实履行历史使命,贯穿于80多年来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全部历史,贯穿于新中国60年来人民军队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全部实践。

  一、新中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人民军队职能使命紧紧围绕着党的任务、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这条主线

  ()人民军队职能使命的探索服从于党的任务

  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其一切任务无不是由党的历史任务所决定,这既是人民军队阶级属性和鲜明党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历史结论。新中国60年来,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使命、任务发生变化,军队的职能使命总要相应作出调整。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党的最低纲领和中心任务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一个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全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随着党的地位变化发生了战略性转变。为适应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加强人民的陆海空军,巩固国防,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人民军队忠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打败了敢于来犯的侵略者,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改革开放后,党作出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党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军队的职能使命由此发生深刻转变,“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世纪新阶段,党肩负的历史重任是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围绕着党的三大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对人民军队职能使命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人民军队既要成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又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发挥中坚力量作用;既要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又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战略支撑;既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又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重要思想,把党的历史任务具体化到军事领域,体现了党的历史任务对人民军队职能使命的新要求。

  ()人民军队职能使命的探索紧随着国家的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总和。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是军队的价值所在,是军人行为的最高准则。国家把军队作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盾,军队把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60年来,伴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延伸,特别是发展利益的日渐突出,人民军队历史使命也随之得到拓展和充实。

  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历来是人民军队的神圣职责。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思想,以及“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的论述,具体地表达了对国家生存和安全利益的深刻理解;同时,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还未消除,两大阵营的矛盾逐步尖锐,在这种复杂的安全环境下,中国的生存和安全利益十分突出。从抗美援朝战争到20世纪60年代的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表明这一时期人民军队的历史任务主要集中于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利益。改革开放后,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的“西化”、“分化”和遏制战略,面对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方面的纠纷,面对各种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面对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责任,人民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职责更加光荣而艰巨,为此,邓小平强调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对这一点我们比过去更清楚了。”正是军队对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坚决维护,才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是军队重要的职能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国家百废待兴的局面,毛泽东强调人民解放军要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作用,指出,“人民解放军参加生产,不是临时的,应从长期建设的观点出发。而其重点,则在于以劳动增加社会和国家的财富0由此可知,从革命战争时期转向和平建设时期,人民军队已经开始承担了促进国家发展的职能使命。改革开放后,着眼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共中央在强调军队所担负的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使命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军队在维护和促进国家发展利益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关于军队要“忍耐”,要为国家建设大局“让路”等思想,正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角度对军队使命任务作出的科学谋划。据此,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大幅度裁减员额,调整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开放部分机场、码头、仓库、铁路等专用线等军用设施,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等,极大地减轻了国家财政的压力,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实践表明,军队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还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当之无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人民军队职能使命的探索围绕着人民的利益

  一支军队应该履行什么样的使命,从根本上说是由这支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人民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战争年代,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和平时期,胡锦涛强调:“军队讲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军队维护人民利益直接表现为对党的领导和国家利益的维护。人民军队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其实质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军队对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的维护,实质上也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在社会主义中国,党的领导、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人民军队只有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维护国家的利益,才能进一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人民军队维护人民的利益,更直接体现在抢险救灾等具体行动中。60年来,人民军队急人民之所急,勇担重任。在大兴安岭火灾的前线,闻风而动、首当其冲是人民军队;在九八抗洪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高建成、李向群式的英雄官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维护人民利益的职责更加光荣和艰巨,从抗击非典到抗震救灾,从维护社会稳定到维护海外公民利益,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解放军。

    1. 新中国军事技术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2. 粟裕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研究
    3. 毛泽东与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定
    4. 强军目标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防使命任务的演变
    6. 聂荣臻的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
    7. “哈军工”的办学治校特色及经验
    8.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防敌突然袭击的决策与准备
    9. 论抗美援朝精神的形成及影响
    10. 毛泽东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指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