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务院批转《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事实上,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一直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若要既有效又合理地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必须结合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历史和国有企业的不同属性,对国有经济进行分类布局、分类改革和分类治理。
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
从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的产生来看,无论是宏观上的调控作用,还是微观上的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国有企业均是为了解决因市场失灵而出现的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诸多公共性问题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公共性是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出于迅速工业化的需要,尤其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有企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领域,分布十分广泛。通过国有企业,国家控制了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1978年改革开放后,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日益明显,亏损日益严重。于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并且程度不断加深,国有企业数量也随之不断减少。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诸多利益矛盾的存在,国有企业仍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的误区也越来越凸显。突出的问题是:不分场合地或者过度强调国有企业的营利性和直接经济作用,追求利润几乎成了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而其公共性则被抛之脑后。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本应具有很强公共性的行业也市场化或部分市场化了;而在一些很强或较强的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仍处于垄断地位,出现了国民福利被少数利益集团剥夺的现象。
从发生在英国的一个实例能清楚地证明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公共性的重要意义。英国于1994年开始实施铁路改革法案,至1997年完成。原国家铁路公司被120多家私营企业取代。1997年之后的5年间,英国铁路接连发生了13起严重事故,导致59人死亡,数百人受伤。Discovery制作的一部详细介绍1999年英国伦敦火车相撞事故的灾难调查纪录片揭示了其原因所在:一是本应该统一经营的公共铁路被分别包给两个不同的私有企业,负责信号系统和负责运输的公司之间缺乏沟通;二是负责该线路运营的泰晤士列车公司在对新的安全系统进行成本核算之后,认为更新火车事故防御系统的费用大于事故发生后的赔偿,因而搁置了更新计划,宁可进行事故后的伤亡赔偿,也不愿意进行安全系统改造。由于事故频发,英国铁路私有化最终以政府重新收回国有而结束。
从经济学角度看,民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理性选择,因为民营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首先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和收益,而不是也不应该是公众的利益,这势必导致他们在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质量或数量上大打折扣。因此,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目的不是盲目地追求盈利,而是首先要把握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即公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