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早晨,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开始降雪。一对母子在废墟旁静坐,他们的身体开始被雪花覆盖,犹如雕塑,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玉树山顶的寺院,山风呼啸、群鹰盘旋。俯视支离破碎、断壁残垣的结古镇,地震的无情令人震撼,生与死的距离近在咫尺。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灾难发生后,我们背上睡袋、打好行囊,责无旁贷地进入灾难现场。我们希望在面对一些理论现实问题,尤其是像地震这样的重大问题时,能够深入实地,观察研究,寻求危机的处理和应对之策,特别是总结相关经验教训,为完善我国的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贡献一份力量。
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 彰显人文关怀
玉树地震废墟现场,最后一次大规模拉网式搜救正在紧张进行。指挥搜救工作的武警部队一位指导员动情地说:“生命就是命令。尽管现在距离地震已经8天,早已过了72小时黄金救援期,但我们仍不放弃任何希望,我们相信生命的奇迹。”
刚刚经历国丧日,举国上下还处于悲痛之中。这是继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又一次为罹难的同胞降国旗志哀,让逝者带着尊严安息。这一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放下手中的工作,倾听汽笛的长鸣,百感交集。他说,这样的全民哀悼,不仅彰显了国家对百姓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也清晰地传递出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灾难突然爆发之时,我们要牢记,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人的价值重于一切。
地震发生后,正在南美访问的胡锦涛主席果断决定提前回国。他抱歉而又深情地对与会首脑说:“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海拔4000多米的灾区现场。他动情地说“当前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在灾难面前,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同人民站在一起,成为人民心目中的温暖记忆,给灾区人民带来莫大的鼓励与信心。有海外舆论认为,从汶川到玉树,从“胡温足迹”到“中国式救灾”,清晰折射着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在经济挑战、维稳压力、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等情势下,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事务,立足国内,民众利益高于一切,突出注重民生,坚守生命至上。危难见证真情,灾情见识真谛,一个民本、责任政府的亲切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结古镇城市中心格萨尔广场,第二炮兵536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被藏区群众誉为“生命守护神”。这是最早进入灾区的医疗队之一,也是玉树抗震救灾前期规模最大的医疗队之一。截至4月23日,他们已收治伤病员4000多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同样在这个广场,藏民们作着酥油灯供灯法会。熠熠生辉的烛光中,一位藏民转动经轮,口中念念有词,他说,酥油灯可以点亮死者往生的路。
玉树机场,来自山东的志愿者王伟正在护送3名孤儿到西宁读书。在地震的第二天,王伟便将自家工厂的活计撂到一边,开着越野车风尘仆仆地赶到灾区,投身到蓝天救援队在玉树的救灾工作中去。“没有人鼓动,这些都是出自自愿。”王伟若有所思,“只是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我们总该做点什么吧。对他人关怀,也是在关照自身。”
“玉树的抗震救灾,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是放在第一位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当前物质丰富的时代,生命将愈发受到重视,生命的价值愈发得到体现,这正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感慨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