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玉树地震一周年重建纪实:雪域高原凝聚不屈力量
发布时间: 2011-04-14    作者:马千里 张旭东等    来源:新华社 2011-04-14
  字体:(     ) 关闭窗口

   4月14日,红旗小学学生在为地震中的逝者默哀。当日是玉树地震一周年纪念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举行哀悼仪式。在玉树红旗小学,300多名师生参加了哀悼仪式,悼念地震中的逝者。

   一年前的4月14日,7.1级的大地震突如其来,雪域高原上的明珠——青海玉树满目疮痍,伤痕累累。

  一年之后的今天,希望正在这里升腾——崭新的住房和校园正拔地而起,损失最为惨重的结古镇已变成一个繁忙的工地,一座崭新的城池已现雏形,摧不垮的灾区人民正满怀勇气和信心步入新的生活……

  雪域见证,高原铭记。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凝聚起奋进的力量,万众一心、重建家园,谱写出一曲气壮山河的时代凯歌。

   科学决策,及早谋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各项恢复重建工作有序进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高原震区灾后重建模式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在玉树州孤儿学校板房教室内黑板上,12岁的代吉文毛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来,小脸上满是庄严。

  去年4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玉树州孤儿学校的黑板上写下的12个大字,已铭刻在所有玉树孩子的心中。“我会永远记得这句话,也盼望着能早点住进新校园。”这位藏族小姑娘的眼里充满着坚毅和憧憬。

  玉树州孤儿学校板房校区旁边就是哗哗流淌的扎曲河,河两岸的清墟拆危工作已近尾声,新一轮的大规模重建即将开始!

  地震后百废待兴,灾后重建任务迫在眉睫。面对高寒缺氧、施工期短和建筑材料运距长等诸多困难和矛盾,需要有科学指导、合理规划,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密切配合。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及早谋划重建新家园的大计,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要在做好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及早谋划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工作,在做好灾害评估、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力量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震后第三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就召开会议,就灾区重建作出了部署。

  “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群众建好家园。”2010年4月18日,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赶往受灾最重的玉树县结古镇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发出了重建家园的号召。

  一项项符合科学发展的重建规划接连出炉——

  4月21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八次全体会议听取了灾后恢复重建组工作方案汇报,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各项工作;

  5月2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

  6月9日,国务院批准并印发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

    1.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
    2. 聚力托举新玉树——写在青海玉树地震百日之际
    3. 玉树灾后重建的政治文化建设
    4. 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
    5. 哀悼逝者 更勿忘亡羊补牢
    6. 平凡公平的志愿者
    7. “玉树不会忘记”:危难时刻 党旗在飘扬
    8. 创造“在校师生零死亡”奇迹的校长布周才仁
    9. “中国式救灾”:尊重生命 彰显力量
    10. 中央和国家机关捐助玉树震区 胡锦涛等带头捐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