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文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全国人民的共识。现阶段,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一般认为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主要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另外农村为农民免费放映电影也属于这个范畴。对于这些基本文化权益,需要政府免费或优惠提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必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可见,公益性文化建设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极大关注。正是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迅猛,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相当保障。
近年来,我国牢固树立文化民生的理念,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007年8月,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同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大大加速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把“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改革发展要做好的“三加快一加强”四项重要工作之一。2010年12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纳入中央决策部署。2011年,文化部与财政部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第一批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粗略估算,首批中央财政3.05亿元示范区创建补助资金撬动了31个城市财政资金投入超过100亿元,部分创建城市2011年比2010年文化事业费投入实现了翻一番,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至少提速5年。
二、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场馆建成开放,推动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步伐。
在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图书馆、美术馆、文化站等对于满足广大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有举足轻重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2008年6月,《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颁布。11月,《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颁布。2011年1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截至2011年底,全国15个省级美术馆已经向公众免费开放,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全国第三次文化馆评估定级结果公布,上等级馆达到2028个,达标率由35%提高到62%。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大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要求,也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到38150.92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16.2%;全国文化馆培训达到615.18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43.1%;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组织训练班培训人次达到1231.28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32.7%。
三、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受重视。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中央顺应科学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对文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增强文化发展均衡性的重大创举。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和文化下乡的扶持力度,着力打破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鸿沟。在广大农村地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渐向农村延伸,并实施了送书下乡工程和流动舞台车工程,逐步充实基层文化机构的服务内容,较好缓解了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等问题。2009年4月,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服务基层的意见》。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9月,文化部下发《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这些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为丰富边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部组织开展了“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工作。先后有20多个内地省(市)和单位组成了50多支志愿团,组织招募了2500多名文化志愿者,为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他们深入基层一线,走进100多个县(乡、村),先后组织文艺演出300多场、业务培训1400多学时、文化展览400多天,惠及群众达数十万人次。2011年3月,文化部下发《关于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大促进了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除了关注农村地区外,文化公益事业也将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纳入了关注视野。文化部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春节期间举办慰问农民工大型文艺演出。2011年,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支撑,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的总体思路,其中,“把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还被写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
四、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发展迅猛,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
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2011年11月,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确立为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重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起实施,截至2012年5月,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40个县级支中心、28595个乡镇基层服务点、60.2万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部分省(区、市)村级覆盖范围已经延伸到自然村。29个省(区、市)完成县级支中心全覆盖和“村村通”目标。截至2011年底,文化共享工程经费投入总额达66.87亿元,累计培训人次591万,为11.2亿多人次提供了服务。于2011年5月正式启动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借助全媒体提供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的形成。截至2012年5月,已实现与15家副省级以上图书馆的虚拟网联通,其中浙江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基本实现全省联通。2012年,推广工程将在全部省级馆和133个市级馆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自2009年下半年在北京、天津等9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11年底,9个试点省(市)各级经费投入近2.7亿元,参加试点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数量达6200个,资源总量达386GB,服务人次近1700万。2011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1.2亿元建设资金,重点将东中西部已配备文化共享工程设备的乡镇、街道和社区电子阅览室设备更新和升级,开展少数民族双语网站服务平台、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可见,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大大促进了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促进基层尤其是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前景广阔充满希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决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此,《决定》提出了四条切实可行的举措:(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三)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四)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决定》还规划了未来我国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景,认为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2020年文化公益事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2012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通过实施,《规划》对我国“十二五”时期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划,那就是: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和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促进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制度化,充分发挥流动文化服务车、流动电影放映车作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和残疾人等群体的公益文化服务。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加大对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文化的支持力度。加大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逐步提高面向公众开放、展示的水平。以上《决定》和《规划》为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公益事业走向大发展大繁荣。(当代中国研究所 魏立帅)